林家棟就被分配到了崖山人所說的將來的首都區,華京的京都區,後世的奧克蘭附近。
這篇土地雖然是一片荒蕪,但是正如同崖山人所說,土地十分肥沃。與雅城一天到晚難見陽光不同,華京幾乎天天都是陽光明媚,讓華人受創的心靈給也舒暢了不少。這是一個令人心安的宜居之所。
崖山人事先已經派出人員清理了一片區域,並建造了簡易的木房子。雖然沒有雅城的那麼厚實與堅固,但是以華京的溫度,但是滿足了暫時的生活所需。
華人從來沒有依靠別人過活的習慣,因此,對於崖山人能夠給自己事先搭建好落腳的地方已經十分滿意了。
大多數華人已經打算趁著有空,先伺候自己的田地去了。民以食為天,在華人看來,可不止是說說。
這時候崖山人來了,他們主動提出要幫助這些華人開荒,用的是一種超大的冒著黒煙的大家夥。這麼怪異的東西也能耕地?而且,崖山人還不是義務幫忙的,每耕作一畝地要收取二十斤的糧食,當然都是換算成的小麥數量,?是土豆或馬鈴薯什麼的,要等價於二十斤小麥。
林家棟卻沒有什麼顧慮。
林家棟一家逃出性命的,除了林家棟,就隻有四個年幼的弟弟妹妹。他們雖然也按照成人的量獲得了了自己的土地,但是實際上並沒有耕作的能力。更何況,林家棟已經決定加入新華夏國防軍。原因就如同崖山人宣傳的那樣,有國才有家,沒有國,家就是任人宰割的魚腩,林作棟已經深有體會。而軍隊,就是一個國家的脊梁,安全的保障,最後的守護神。
因此,林作棟毫不猶豫的就加入了新華夏軍隊,成了一名軍人。隻是自己的弟妹都年齡還小,無法耕作農田,而自己是軍人,也沒有時間務農。
此時,崖山人來了。雖然是有償勞動,但是實際上收取的並不多。與其土地荒著,還不如出點代價耕作呢。因此林作棟家是全村第一個使用旋耕機的家庭。
然後,不信邪的華人就傻了眼,全家辛辛苦苦耕作幾個月的成果,人家半天就解決了,土地翻耕的深度還超過了自家的人工翻耕深讀。
華人徹底服氣了。天時不等人,還是抓緊付出點代價讓崖山人幫忙墾荒吧。
可惜聰明人不止一個兩個,大家都是一湧而上,隻能慢慢排隊等候了。
林家棟最擔心的是,自己參軍了,沒辦法照顧自己的弟弟妹妹。不過,崖山人這一點也想到了。崖山人不僅開辦了學校,還允許寄宿製。也就是說,完全可以將自己的弟弟妹妹們送到學校寄宿,吃住全在學校,周末可以回家休息。
自己的最大妹妹已經十四歲了,雖然在崖山人看來年紀不大,但是在此時的漢人看來,已經是大姑娘了,周末洗衣做飯什麼的照顧一下弟弟妹妹還是可以的。林家棟將自己預支的三個月薪水交給了自己的大妹妹保管,自己就放心的參軍了。
林家棟加入國防軍後,小隊長正是王陽。王陽的年齡比林家棟還要小,但是卻是第一批的國防軍,現在而已稱得上老兵了,雖然這樣的老兵其實連殺人都沒有過。不過,王陽是一個活潑的人,雖然訓練的時候十分嚴格,但是平時生活中十分隨和,與林家棟這些人談笑風生,稱兄道弟。但是讓林家棟有一種家的感覺。這種感覺,林家棟原本以為再也不會來了。
由於有了戰友的幫助,林家棟很快振作起來,決定 “為新華夏之崛起而奮鬥”,整個人充滿了幹勁。
不僅是林家棟家,其餘的華人也在慢慢的從屠殺的陰影中走出,逐漸融入了新華夏的生活,對於新華夏的認同感一步步的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