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人想要建立一個完整的遠東航線,就需要一係列的據點,就如同後世美帝經常宣揚的珍珠島鏈那樣,由點到線的布局。
崖山人先前隻據有了鎮亞城,此時也可稱為鎮亞港,現在又有了庫葉港,基本上西麵的航線已經貫通了。現在就是從北美到鎮亞港距離還是比較遙遠,接近6000公裏,這樣長的航線,沒有補給是比較困難。如果船隻攜帶太多燃料,就無法容納更多的物資了。比如,鎮遠艦的最大續航能力是4500海裏,就是相當於8000多公裏,雖然能夠橫跨這段距離,但是卻要嫁給煤炭裝載到最大量,無疑大大降低了船艙容納其餘物品的能力。
崖山人就將目光投向了鎮亞港與西雅圖近乎中間位置的烏納拉斯卡島。在島上有後世美帝在阿留申群島中最大的城市烏納拉斯卡,又稱為荷蘭港。荷蘭港,不僅是一座著名的軍港,還是美國西部最大的漁港,是阿拉斯加狹鱈的主要集散地。
此時的荷蘭港自然是荒蕪之地,整個島上也沒有多少人口。當然,這也是崖山人希望的,將之命名為烏納港。
崖山人雖然沒有多少人口,但是現在卻擁有了不少奴隸。這些奴隸雖然肯定心懷異心,但是,崖山人卻並不擔心什麼意外。
就像當初被留在鎮亞港的老毛子。雖然崖山人沒有留下任何守衛看守,但是,閉塞的環境,讓他們隻能安安分分的躲在鎮亞港,根本不敢出門。否則,外麵的土著就能將失去武器的老毛子撕個粉碎。他們想要獲得補給,隻能通過崖山人從美洲運來。仰人鼻息的狀態,老毛子怎能不表現的乖乖的?
崖山人將新俘虜的阿伊努族人600人,分成三批,分別被布置在了鎮亞港,庫葉港與北美本土。來自日本的俘虜也是同樣的布置。這樣,日本人與阿伊努族人遠離了庫葉島,也就斷了他們對庫葉島的企圖。為了均衡,崖山人又將北美本土的印第安人俘虜運送到了遠東的三個港口,其中有500又是布置在了庫頁港裏,主要原因是庫葉港失去了原住民,除了五十名的留守戰士,就幾近一空。有了這些印第安人俘虜,就能拓殖枯葉港,才有可能在短期內實現自給自足。
最特殊的安排是300多名老毛子。處於對他們的防範,將他們分散到了鎮亞與烏納兩個港口,自然是要隔絕這些暴躁的毛子,讓崖山人能夠放心。
這樣算來,崖山人獲得的3100多名俘虜,在庫葉島,布置了約500,在鎮亞港,布置了約300,在納斯港布置了約300,剩下的近兩千人就被全部安置到了本土的雅城,從事辛苦的開礦與農業生產活動。
崖山人除了庫葉港,在另外兩個港口沒有駐軍,完全靠港口內幾個族裔的相互均衡以及控製補給來獲得對這些港口實際控製。
至於本土的俘虜,崖山人以聯防隊為基礎,組建了一支400人軍隊,內衛部隊,兼具警察與軍隊的職能。除了50人被派駐在庫葉港,其餘的都被布置在了北美本土,既保護崖山人的安全,也同時監視奴隸。
雖然俘虜在崖山人所能控製的人口中,占有最大的比例,但是,崖山人秉持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往死了的用,根本不用在乎他們的性命,更何況他們的想法?崖山人最為看重的卻是那意外獲得的近400名漢人移民。這才是自己將來所能依靠的力量,是自己的族群。
王鬆是個童生,原本有兩兒兩女,家裏有幾畝薄田,還在村裏教授兒童蒙學,生活與大多數清人一樣,清貧卻餓不死,就這樣撐著。
直到,一場大水淹沒了薄田,摧垮了四處漏風還頭頂漏雨的茅草屋,最小的女兒也因為受寒卻沒錢醫治死掉了。
這就是官方宣揚的乾隆盛世啊。官府做了什麼呢?皇帝下旨免了一年錢糧。可是,那隻是免了正稅,更多的雜稅卻一個不少。所謂的官方救濟,也隻是持續了不到十天,就草草結束,吃的還是餿米加野菜煮成的可以照見人影的稀粥,這樣日子,活著相比死去又有什麼幸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