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愕然,妹妹說得不錯,那水確實是不同,卻又說不出來個具體不同來,說涼吧,李玉家老房子那口水井是山泉,就是冬暖夏涼的,晚起來還甜絲絲的,隻是,水夢源的水喝起來比它更好喝,卻又讓人說不出來具體好喝在哪裏,所以李芳才會如此的糾結。
李玉已經先走了,李芳隻好提著水桶跟在後麵,院子裏種菜的地方不少,從李芳他們上學去了之後,李婆婆為了方便就直接種在院子裏了,對於她老人家來說,沒有把他們種的花給拔掉就已經是好事了,農村人講究一個實在,花那東西他們也會種,不過都是種在地壩邊,或者是陽台上,花盆也不用,竹節啊,爛盆爛碗爛桶爛碗的,爛背篼之類的,又方便又適用,還節約,像他家這種,把好好的地拿來種花花草草的就很難讓人接受了。要不是因為他們幾個娃在家的時間少了,李婆婆不跟他們計較的話,這些早就被拔光了。
院子裏種了不少像白菜,蘿卜,窩筍之類的一收就是一個坑的菜,這些種得早的,有的賣掉了,有的吃掉了,反正空出了不少的地盤,李玉把那些沒有收的菜依次澆了之後,就跑到家裏放種子的他庫去找東西去了。
李芳看得沒意思,也不再跟著李玉的屁股後麵轉了,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而李淵他們,回來了都有小夥伴玩,一個人影都看不到。
李玉家的種子倉庫在前麵的磚房二樓裏麵,小樓的頂樓也是留的曬壩,倉庫放這裏,方便曬,而且幹燥不容易回潮。
這邊的磚房平常住人的時候少,到處都比較空一點,農村不缺二流子,賊娃子,特別是像李玉他們這種當馬路,又是在鄉村的地方,所以前麵根本就沒有放到多少東西,就算有放東西的房間平常也是鎖得緊緊的,後麵那更不用說了,經過兩道大門,可不是那麼容易進來的,四周圍牆修得有比人還高了地麼一點,讓麵插著玻璃碎片,想要進來,也不是那麼的容易的。
像倉庫這種地方更是空,進屋正對門是一個大號倉庫,這個是用來裝糧食的,收的稻穀之類的東西就放在裏麵,它是由磚壘成的,裏麵外麵都糊上了水泥,裏麵分成幾格,是專門放稻穀的倉,當然,以前的時候還不隻裝稻穀,那個時候稻穀隻有兩種,一種是普通稻穀,一種就是糯米稻穀,用不了這麼大的地方,現在稻穀種類多了,數量少了,將就著這倉庫用用也可以。
倉庫的旁邊立著一個四開的櫃子,這才是李玉這一次來的目的,打開之後,可以看到裏麵一格一格的都放著瓶子或者是塑料袋子,裏麵裝著各種菜種,上麵兩開格子少一點,是各類菜種,春播和冬種各自分開放的,而下麵兩開則隻分別分成兩格,裏麵良的是雜糧,花生黃豆之類的種子放在裏麵。
李家壩的人可以說是賣菜起家的,這菜種,每一家都留得不少,保管得也不錯,而且是互通有無。幸好,李玉還不算是農事小白,也能夠完全認出來需要的幾種菜種,一樣拿了少許,全都裝在一個小盆子裏麵,李玉開始了她的試驗。
從水夢源裏打來水,把種子泡上,然後拿到灶屋裏麵去,手伸進灶裏,感受一下灶裏麵的餘火,溫度有點高,應該是現在熄灶的時間還不算長,李玉把盆子蓋好,就直接放在灶門上,等到過一會的時候灶稍微冷一點,再移到灶灰上麵去,這樣能夠加快種子的發芽速度。
這邊搞定了之後,李玉又從水夢源裏拿出相同的種子,直接找了一塊空地,打算把它們全都種上。
冬天的土地幹得硬硬的,應該是好幾天沒有下雨的關係,先澆一點水,不能太濕,也不能太幹,幹了挖不動,手會痛,濕了粘鋤,幹活也不方便,幸好,隻是一小塊而已,半個小時之後,李玉滿意的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隻是,讓她非常鬱悶的是,要是在水夢源,要種這幾顆菜哪裏用得差如此麻煩啊,簡直是在自尋煩惱,不過,她現在已經開始好奇了,這兩種菜以後長大了到底會有什麼樣的不同。(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