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進祖墳(2 / 3)

放好了刀頭,點燒了香燭,李婆婆開始燒紙,一邊燒著,一邊開始嘮嘮嗉嗉的向李爺爺彙報家裏的情況,在這些老人家的心目中,他們是非常迷信的,信鬼又信神,相信著人死了之後一定在另一個事情裏生活的,逢年過節的時候看家裏的情況,好過的會燒假錢,假房子,伺候的金童玉女等物,就算是生活不算好的,也盡量多燒草燒,讓死去的人在陰間能過一個好看。

在農村,香燭,假錢,草紙是生意,但是還有另外一種農民之間互相幫助所封的符,上麵寫上名字,據說這樣子才不會被孤墳野鬼給搶了。當然,如果沒人幫忙同樣是需要拿錢去請人寫的,久而久之,同樣也成了生意。

符也分兩種,一種是由草紙封成,另外一種就是在裏麵加入了假紙(冥幣)的。李玉家這一次可是封了足足一小背婁的第二一種啊,而且這隻是李爺爺的量而已,幾小都背了背婁,裏麵還有祖祖和祖婆的。

過了好一會兒,李婆婆才轉頭看向李爸說道:“跟你爸說一會話吧,帶著彭月和李博拜見一下,讓你爸在地下也知道你的事情。”

明明對麵的隻是一個墳而已,一堆石頭壘成的墳頭罷了,李玉她們卻沒有半點好笑的感覺,反倒有一種悲傷的氣氛,李婆婆的語氣中雖然沒有表現出來,卻還是在臉上可以看到幾分黯然,誰不希望看到兒女長大成家立業呢,到如今,李爸和李大伯都有了屬於自己的事業和家庭,做為一家之主,李婆婆的老伴的李大爺卻不能看到,怎麼能不讓李婆婆黯然呢。任何的喜悅,有要知心的人分享才行啊。

火光照耀著李婆婆的臉,但是她臉上的茫然卻是那麼明顯,平常的時候要做農活,做家務,根本沒有時間來想這些問題,隻是在這個時候,李婆婆不由得回憶起了跟李大爺之間的相信。

也許,他們之間沒有每個女人在少女時代都盼望的美妙愛情,甚至是她十幾歲嫁到李家壩就連生活也難以保障,做為新婦也要背著大大的背婁走上幾個小時才偷偷摸摸的去別人的山上撿柴。

但是,李婆婆從來都不後悔,她娘家以前是在街上開了一個店的,在那個時候,能開得起商鋪的人,怎麼說家裏也還算過得去,不但不會讓兒女餓肚子,而且平常還有一些零食可以吃,當初給她說親的人不少,家裏的奶奶都看中了街上同樣開鋪子的人家,唯有她爸爸說,現在年風不好,不平靜,回農村去比呆在城裏好多了,至少不會餓肚子,農村的人也老實,花花心思少。

就因為老父的這些話,李婆婆被嫁到了壩子裏來,兩口子一起經曆了不少事情,為了養這個家,更是不分白天黑夜的忙,李婆婆卻沒有半點不滿過,李大爺是一個非常憨厚的人,結婚那麼多年,不說動手打李婆婆了,就是吵架都很少有,他們一直相信著他們夫妻會一直相互扶持到老,帶大幾個娃兒,平平淡淡的過這一生。

隻是,當最小的女兒出嫁,小兒子的大女兒出生的時候,一切都變了,常年累月的辛苦集下了一身的病痛,病魔並沒有饒過這平凡的夫妻倆,最後隻剩下李婆婆一個人眼睜睜的送著老頭子咽下最後一口氣。

看著跪在那裏的一家三口,後站得比較遠的兩個娃兒,忍不住歎了一口氣,兒子有出息了,不聽教了,李婆婆特別的感歎,要是他在,恐怕就不一定是這個樣子了吧,小兒子一直很佩服他,因為他讀過書,會寫字,生前在大隊裏做事,一家子至少能填飽肚子。

李爸他們三人退下來之後,才輪到李大伯上前去,最後才是李玉他們,其實平常的時候大多數是分開過敬神的,要是一起來的話,肯定是按照長幼的次序,這一次是特殊情況。

離開李爺爺的墳前,走了兩分鍾才到李祖祖和祖奶奶的墳前,李祖祖生了八個兒子,雖然不是個個都有出息,但是至少有幾個還是過得不錯,因此,他的墳在這整個二房的祖墳裏也是有數的,整齊的石頭砌成,上麵雕著碑文以及繁雜的裝飾,李玉他們到的時候,正是李三爺在上香呢,等待的人看到是李婆婆他們,馬上讓道,李爺爺可是家裏的老二,近年的時候上祖墳是要按照順序來的,當然,如果來晚了也不用等了,直接插隊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