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現在的年輕人(2 / 2)

內城專為駐紮旗人之處,一般漢人不允許進入內城。

八大鐵帽子王,諸多的郡王、貝勒、貝子等,他們的宅邸布滿內城。內城無大型祭壇,鍾、鼓樓倒是位於內城,並且位於極為尊貴的禦道中央,在地安門的正北,“晨鍾暮鼓”,報時與城門的開關全靠他們。內城還有三海,即西海、後海、前海,這三海與皇城的三海——北海、中海、南海相通。

從內城再往外是外城,外城有七門,曰東便門、西便門、廣安門、廣渠門、左安門、右安門、永定門,是漢人集中居住的地區,京師內的漢人絕大多數從事兩種職業:手工和商人,外城便聚集了大量的漢族手工業者和漢族商人,在“士、農、工、商”的社會等級中排列最低,這是對漢人*裸的歧視。

旗、民分製,好地方都讓給了旗人。

張進學花了數月的時間才將北京城的所有東西記了個大概,當初帶他進內城的老人家千叮嚀萬囑咐,告誡他一定守規矩,否則有一天時運降臨進了漢八旗,自身條件不足,有所缺憾,作不得大人物。

在外城一家麵館吃了個大飽,客棧裏洗幹淨長辮和腦門,剃幹淨胡茬,拿出了自己最體麵狀態,他由安定門進入內城。

安定門是兵車所走之門,出兵得勝,收兵安定,清朝八旗精兵全紮營在安定門,京都九門中有八門甕城內建築關帝廟,唯安定門內建真武廟,非同一般。

內城對漢人的管束,已經到了極為鬆懈的地步,再不似老輩人說的順治年間那般嚴格。

七拐八拐,進入一條胡同,再拐,鑽進一間四合院。

尿騷味兒和黴味兒撲麵而來。

四合院裏橫七豎八有一些老人,下棋的,牆根下抓耳撓腮找虱子的,撓褲襠的,醉酒的,打拳的,抽煙膏的……零零散散數十人。

地上滿是濃痰和尿漬。

張進學低垂著頭,神態恭敬,不敢怠慢。這些都是大人物,能與皇城或者軍隊搭上話兒的,無一不身負絕世武功,否則便住不到這院子中的,隻能像其他一些老了之後的太監、兵卒一樣回家等死。

找到一個正用剪刀摳著腳泥的老者,低聲耳語幾句。

老者笑容和煦,起身帶著他進入了南廂一個房間,不多時,四個老人帶著包裹與張進學一同走出四合院。

十一月的北京,寒風刺骨,出了外城,眼見張進學一步三回頭,一個坦胸**的紅麵老者呼出大口白氣,說道:“你歡喜這京城,不多來,不如留下多玩幾日也好!”

那坦胸**的紅麵老者正是當初將自己領進門做探子的恩人。

張進學自是樂意,但這幾個老爺子的事情更重要,關乎到自己今後在京城是否能久住且發達,於是推辭。

老者:“無妨,你立了大功,犒勞自己罷,青樓酒肆隨你!”說著便從身後包裹摸出一包物事隨手扔了過來。

清脆的彈珠撞擊聲,知曉是白銀。

趕忙歡喜著伸手去接。

包裹穿過了平舉的手,砸在了他歡笑著迎過去的麵門上,張進學仰天栽倒在地,腦袋露出紅白的*,麵目全非。

“祁老狗半年之前說看到扶搖拳,此時傳來死訊,看來真是找到了蛛絲馬跡,一定是張掖庭動了手,否則誰能輕易砸碎他的頭,由此,秘藏不遠矣!”

另一老者搖搖頭,看著翻到陰溝裏張進學的屍體,“現在的年輕人,給錢都不要……”

幾個老人感歎著搖著頭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