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十三)納木錯到老巷酒吧(2 / 2)

哢嚓哢嚓,他說他很專業,我沒當真,就跟其他一樣,試試看的態度,拍不好就當娛樂,拍好了就算掙了。顯然他要比藏獒、羊湖的幾位來的認真,這個能看出來,至於拍出的質量,有時候已經被埋沒了,況且有幾張不賴。

準備往回走,向遠處望了望,在反方向的地方,似乎立著有石碑,或許是人少了,才顯現了它的身影。我提快了步伐,偶爾帶上幾個小跑,與其他人背向而走,在深藍色的湖水襯托下,褐紅色的石碑一顯清晰。等待著三五個朋友間的拍照,等待著拍照老人的退場,我們取得了一頁無人的景,有位大哥等了很久,著急著這麼一會兒。人散了,兩位依靠在大石頭旁賣飾品珠子的,小聲低喃著什麼,有時候安靜的不出聲,像是配合著這神聖的一幕,又像是安逸與平凡在堵著他們的嘴。我猛的從大石往下一蹦,向一位拎著相機的大哥遞去我的手機,可能是我的話音不清,那大哥連連說了幾個“不要”。誤解是賣東西的了。我鄭重的說“大哥,能幫忙拍個照嗎?”他這會兒才晃過神來,答應了。

像是得了糖的小孩,我滿足的往回跑了起來,但也時不時回頭來個鏡頭,取個畫麵,像是依依不舍,又像是怕錯過了什麼。

車上幾乎坐滿了人,安靜的像一種無聲的責備,我上車坐下了,那對情侶合的坐一起了,美女占了我的位置,客氣的說了下“我們換下座位”。我說“好”。這能有不好的餘地嗎,就像去珠峰的那個早晨。

我不想把自己活的那麼神,心裏怎麼想的也就怎麼的表達出來,用我自己的方式。

午餐,零食,我努力的解決著,一份是解決饑餓,一份是解決沉重。

那三位遲到的依舊遲到,電話打了些許也沒人接,幹等,等得沒脾氣。姍姍來遲的他們若無其事,開車師傅的火爆性子卻在回去的路上表現出來了。

睡覺是最好的消磨時間,超車的節奏由始至終,說實話,挺佩服的,說實話,挺驚險的。六點左右開進了拉薩的城邊,六點四十到白塔,中間在戶外用品店停了會兒。

太陽明亮,曬得柔和,一個人的安排能有什麼?

用自己認識城市的方式,跑一個屬於拉薩的符號: 5公裏+8公裏。拉薩二橋到去林芝的大橋一圈8公裏,的哥建議的,隻是背著包的我跑了一半就往回了,總共5公裏(什麼時候會水上漂我也不知道,網絡延遲)。轉布達拉宮轉大昭寺是我要的答案,八公裏,沒吃午餐的我堅持下來了,這是廣州馬拉鬆的一次高原(3650米海拔)短程訓練,是給這次旅行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也是人生第一階段一個人旅行的最後一章,提前一年致敬自己的青春,致敬自己的第一個三十年。願接下來的路,隻為途中與你相見。

跑步裝備還行,在運動起來的時候。夕陽西下,涼意越滲越濃,在上身披著羽絨服,而下身仍是常規跑步的行頭,停頓下來安檢、接電話後顯得有些招架不住。在宗角祿康公園西門與布達拉宮連接處撐不住了,找不到廁所的我甚至有想在公園的某個角落解決,尋了幾許,無濟於事,問了散步的藏民,直走,佛塔後麵。半忍半跑的往裏闖,沒有紙,用了一元的人民幣,五張,最奢侈的便利。

想要過放棄,卻又不想留遺憾,堅持著,肚子空蕩蕩的,偶爾有一絲捎動,還略有跑步所謂岔氣的小疼。時走時跑,繞著北京中路東路,轉過維也納,過了明珠飯店,終於到了那個熟悉的路口,一個圓滿的圈就此畫了出來。

①圖為跑一個屬於拉薩的符號。

②納木措:對麵湖岸是雪山,雪山上掛著一些白雲,像是一個狹長的通風口,浪花耳語,喋喋不休。

③唱一首張學友的情書,老了歌詞記不住,隻能看著手機來,還以為能像ktv裏一樣,能有字幕呢。

2017一10一8晚珠峰大本營團隊相聚老巷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