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漁,這位流雲公主對大將軍跟本沒有多少感情可言,她一直認為李炫隻是運氣好,救下了自己的父皇,然後才從深山走出,得到先皇垂青,才能在大唐雲雲眾生之中脫穎而出!在加之當今皇帝在逃亡的過程中湊巧逃往北方,他才有機會平了那次宮廷政變,保得李承安登上皇帝寶座,一切的一切都隻是機緣巧合,與自身能力並無多大關係!所以,她一直認為李炫乃一介草莽,沒有家族沉澱,隻有運氣好到爆的草莽!就像一個乞丐偶然買了一注彩票並中得五百萬的辦法戶,根本沒有內涵和底蘊的存在!
這次皇帝為其指婚,李漁縱然萬般不願,可礙於天家威嚴,礙於皇家顏麵,不得不聽天由命,這個時代的女性,本來就是政治的犧牲品,不是麼?
現在好了,李炫死了,死在戰場之上,死在流雲公主期盼之中,雖是自己全權主持這次的殤葬,但李漁並沒有太多悲傷之感,反而暗自慶幸與欣喜!
她回頭看著堂內的棺材與棺材旁跪著的李炫的妻妾兒女,不由皺了皺眉,轉而換了副悲傷的麵容,使勁從自己鳳目裏擠出幾顆眼淚,去安慰那些無知的婦女!所謂演戲也要演得真點,不是麼?
一應事宜完畢,京裏的王公貴族也在短時間內來了,又走了!最後就是發殤了,發殤當日,整個京城都被白綾圍繞,大街小巷的人們聚集在長安街道的兩旁,儀仗緩緩前行!跟殤的禮官和發殤的仆從在悲哀的樂器吹響的那刻,淒淒然的哭著,哭聲直欲震天響!
圍觀的民眾有的是來看熱鬧的,有的是真心來為這位年輕的大將軍送行的,有的在小聲和親近的人說著什麼,有的看著禁軍抬著的棺材歎息,反正形形色色,好不熱鬧!
李炫的墓地被當今皇帝特準在皇陵,要從長安街經過正陽門出城,三十裏,便到了!
途經正陽門之時,滿朝文武百官都聚集到這裏為李炫送行,畢竟,生前的李炫在京都的威望一時無兩。這些官員或真心,或假意,都要在這個時候擺出這個姿態!來送別這位帶有傳奇色彩的大將軍!
皇上駕到,太監尖細的喊聲震驚了在場所有的人,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在聽到這個聲音之後都不約而同的雙膝跪地,雙手趴著地麵,頭顱也緊貼著地麵,高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我始終不明白,在擺出這樣姿勢的情況下,怎麼也能發出這樣洪亮的聲音!
皇帝李承安走出轎子,說了生眾愛卿平身,便沒有理會跪在地上的人們,然後不顧禮節的走到裝著李炫衣物的棺材前,怔怔的望著棺材失神,隨即長歎道,大將軍功勳卓著,曾救朕與先皇於水火之中,於大唐於朝廷於朕,都有不可磨滅的貢獻,不料,那該死的北方蠻子,以奸計突襲將軍,身死於戰場之上!那可惡的北蠻,眾將士一定要化悲痛於動力,將那北方蠻子殺得片甲不留,為將軍報仇,以告慰將軍在天之靈!
誓死為將軍報仇,這些滿腔悲憤的朝廷官員,與平民百姓們附和著皇帝的話語,喊著與自己無關的口號!
然後皇帝走到拿著李炫靈牌的小男孩麵前,撫摸著孩子的頭,問道,你今年多大?叫什麼名字?
孩子的母親趕忙下跪應承到,犬子剛滿八歲,是將軍的大兒子!名叫“李忠義”!李忠義,皇帝失神的念著這個名字,歎息一聲,說到,將軍忠肝義膽,日月可見啊,連自己孩子取名都不忘忠義二字,可見將軍對我大唐對我朝廷的忠貞,可這樣一位忠臣,卻死在亂刀之下,實在讓朕痛心疾首啊!
說話間,老淚縱橫,感動了在場所有的人,於是眾人紛紛效仿,死勁的從眼睛裏擠出淚水,這些人當中,肯定有人是真心的被皇帝說的話語感動,但大多數人是為了奉承皇帝而假做姿態,這對於皇帝對於李炫有什麼關係呢?皇帝隻是要以此次的舉動來收攏人心,而李炫已身死,他哪裏還能看到這些人在為他的死而做文章?
皇帝的姿態擺足了,也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當然見好就收,於是呼大手一揮,說到,朕的到來已經耽誤了將軍入土的時間,趕緊將將軍入土為安,別再耽誤了!
眾人領命而去,於是,哀樂又起,儀仗緩緩出了城門,漸漸消失在眾人視野之中!皇帝也起駕回宮去了,眾人也漸漸散開,各自做事去了!
這世界沒有誰它都會依然堅定的運轉著,它不會,也不可能因為任何人的離去而停歇不前,因為死者已也,活著的人終歸要吃飯睡覺!
此時,遠在重白的李炫在與世隔絕的大山裏,跟本不知在京都長安,已經為他進行了一次隆重的葬禮!
他還在照常的養著自己的上,和小蓮姑娘講著一些有趣的故事!
料想,當李炫傷勢複原,重新站在長安的大街上時,有多少人會用見鬼的目光盯著他,而那位試圖殺死,並以為已經殺死李炫的皇帝陛下,將會用怎樣的反應來應對這死而複生的李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