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熟練度的原因,關子淩看了看手中珍藏的金色名片,覺得有些可惜。
不過,關子淩覺得,盡管有了熟練度的金手指,還是不要忘了師父。
過一段時間,我就去找你,師父!我不會忘記你的,畢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在這一個月裏,朋友們都說了,以關子淩的手藝,都可以來一個店鋪了,畢竟,朋友們都覺得,吃了關子淩做的任何一道菜,吃其他人做的,都難以下咽了。
當然,盡管把自家的“專用廚師”老媽得罪了,也要當著老媽的麵,把老媽做的菜吃飽。
誰家沒有這個情況啊?
老媽做了這麼久的廚房菜了,吃的是情節和回憶,而不是味道。
是呀!
關子淩也感歎了一聲。
這個情節和回憶,會在我開的店鋪裏,塑造一個專利。
就好像某點半裏的那個場景,單身,買一送一,奶茶!
我也可以這樣啊!
但不針對單身,隻針對家人。
對!
就是家人,一家人坐在一起,回味以前老媽做的菜肴,多幸福,一家人快快樂樂、開開心心的吃著、喝著,多好。
所以,為了這個情節,為了這個感覺,為了這個態度,關子淩閉關了。
美名其曰,為了創造更好的菜式,為了由繁至簡,做的,隻是一個味道。
那個時候的味道,關子淩又得出去尋找靈感,還有契機。
就像是小說中的,或者現實中的那些廚師大師,在做菜的技術上,做這些簡單的菜式,上手就是嫻熟的手藝。
比如,西紅柿炒雞蛋,幹煸四季豆,熗炒青菜,醋溜土豆絲等等家常菜,越是簡單的菜式,想要做到味道好,就越是不容易。
因為這些菜式,都是從記憶中的那些場景中,還原出來的。想要還原小時候,和家裏人吃的那種味道,需要的因素很多。
所以,開店,是一種行動。
關子淩也這麼想過,甚至和邱穎一起聊過。
不過,關子淩覺得時機不合適,又覺得店鋪的菜式太過簡單,都是大眾菜式。想要開店,就需要在菜式裏加入自己的元素,才會更加的有新意和創意。
沈晨依和關明雄也在飯桌上知道了關子淩的想法。
至於開店的資金,關子淩想去貸款。
邱穎完全支持關子淩的想法,因為邱穎也想過資金不夠的局麵。爸媽則不同意,覺得盡管利息少,也得多還錢,理念不一樣。
最後,一家人得出了一個結論。
邱穎家的房子,有兩塊地的範圍,四層的麵積。
邱穎家就在關子淩小區的背後,兩塊地是相連的。除了自家住的,還有出租出去的,目前邱穎爸爸住二樓,其中一個一樓店麵,開了麻將館,生意不溫不火,因為一條街道,還有一家麻將館。
至於另一個門麵,則是空閑下來了,前一個租房的就是做餐飲的,不過人流比較少,所以就關門大吉了。
至於關子淩的生意,就不用說了,同城的影響力和名聲,如日中天,正在逐漸興起。
網友和朋友們知道了,絕對會源源不斷的光臨的。街道旁邊可以停車的地勢又很寬闊,所以車輛交通也不用在意,更何況,也可以帶動當地的生意人流和回頭客,隻要品嚐過關子淩的菜肴,那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