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道《十》(1 / 1)

而六道之間又相互輪回,所以稱之為六道輪回。六道有情眾生,所以名‘六道’者,道猶路也,是能通義;謂六道中眾生,輪轉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循環三界,互相通達,故名為道。這即一般常稱的‘六道輪回’。輪回的情形,各隨業力,或人變鬼、或升天。古人說:‘鑽馬腹,入驢胎,塗炭曾經幾度回,或時天帝殿前過,或向閻君鍋裏來’哪有定算?昔忉利天上帝,尚且不免要入陶家變驢(如法句譬喻經),何況其下的凡夫?十二因緣說:若儒書中,易經雲:‘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等,亦可知其少分。至於六道輪回的事實,但具天眼、宿命二通者,於一一眾生自何道來?往何道去?自可了了悉見;若是未具二通,隻要廣覽諸史,亦不難獲多實證。惟其既不研經,又未讀史,且不信聖言量者,方一味懷疑排斥。又,六道的凡夫,或升三善道,或墮三惡道,經上喻曰‘頭出頭沒’;謂整個三界六道,就如一大苦海,海中業浪,翻騰洶湧,前浪剛把吾人打出海麵,哪知一口鮮氣尚未吸足,後浪隨來,又將吾人打沉海底。如此,有時頭出,有時頭沒,總是離不開這一大苦海此六道中,天、人、修羅三道,以因中多為善故,果報亦勝,名三善道;鬼、畜、地獄三道,以因中多為惡故,果報則劣,名三惡道。其三惡道,又稱三途,途含二義:一是途炭,取殘害義,此中眾生,多受殘害;二是途道,取所趣義,為造惡眾生,所趣向處。1、刀途,即餓鬼道,常為刀杖,所驅逼故;2、血途,即畜生道,必經流血而死故;3、火途,即地獄道,上下四方,一片火海故。君言有些呆了,正在這時他手鐲上的寶石散發著淡紅色的光芒。這是代表著什麼呢。一段段殘缺的記憶……這些記憶就像是力量的來源,即痛苦又興奮著。裏麵的記憶不完整卻又充實……六道又分為三惡道和三善道。惡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三善道:人道、阿修羅道、天道。君言呆呆的走出院子……這些都是什麼……有點“剪不斷,理還亂”了。君言走回小道,就看見安君明滿若春風的對著君言笑,君言打了個寒戰。不知道是因為天氣的冷還是什麼別的原因。君言麵無表情的走了過來,實際上根本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畢竟麵具遮去了他的一大半臉。

“呐、君言回來了,和皇兄們說再見,我們要回府了。”安君明抹了抹君言有些淩亂的頭發,貌似還沾著些蜘蛛網。

“哦……我走了……”君言不自在的別過頭,黑色的頭發透發著光澤。卻沒有人知道它真正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