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權相(中)(2 / 2)

蕭海裏啞口無言。各族離心,都是宋人的功勞。大遼國中 到底有多少叛逆,章惇知道的比自己更多。

“更何況大同那邊一槍不發無血開城,契丹人中願意玉石俱焚的又有幾人?”

最好的客,永遠都是事實。

蕭海裏甚至都快要被章惇服了。

他不會背棄母國,但他確認了,章惇的決心,根本不是用言語能夠打動。

近在眼前的勝利,沒有誰會放開手。

這位宰相的眼裏隻有滅國,立不世之功。到時候挾功績禦萬軍回返開封,必然權傾朝野。即使韓岡也難以與其爭鋒。

蕭海裏仿佛看見了另一位耶律乙辛。

還沒有稱帝時候的耶律乙辛。

‘也許,’會談無果,被送出來的蕭海裏,回頭望著章惇所在的院落,‘機會不在眼前,而在開封和關西。’

……………………

章惇看見蕭海裏出門的時候,在門檻上絆了一下。不是衛兵攙扶,就要摔下階梯。

隻有一兩寸高的門檻,蕭海裏還會被絆到,足可見其心神慌亂,舉止失措。

弱國無外交。

二十年前的大宋君臣,無論如何都品嚐不到讓遼國的使臣絕望而歸的感覺。

昔年因為西夏為亂,大宋被遼國敲詐了一回又一回。道理不通,人情講不通,解決問題的手段隻有利益。

精明強幹如富弼,一趟趟見遼主,就是為了服遼主,每年拿一筆歲幣,比過來搶一把更合算。

趙頊在位的時候,曆朝曆代數得著的賢臣能吏在朝,還是得向遼國割讓土地。

幸而過去付出的一切,現在都能拿回來了,還要連上利息。

若是拿不回來,他章惇也不好向國內交代。

包括土地分配,戰爭債券的償付,耶律乙辛輕輕巧巧一句願為屏藩,就想要大宋把已經唾手可得的收益放棄,強如章惇,都壓不住下麵的沸反盈。

隻有滅遼,才能得到足夠的土地,隻有滅遼,才能償還得了前後三期本息已高達一億一千萬貫的戰爭債券,隻有滅遼,才能讓他身後的一幫們滿意。章惇很清楚,他得到的支持,都是需要回報的。

皇帝做不得快意事,

不,章惇推開門,隆隆的炮聲隱約從際傳來。

率雄師,覆敵國,兵鋒所指,無不克複。敵國子,俯首稱臣。

沒有比這更快意的事了。

“相公。”

方才被章惇趕出去的年輕人正局促不安的看過來。

王寀王道輔。王韶的幼子,王厚的弟弟,韓岡也視其為弟。看在他們三人的麵子上,章惇用為掌書記。帶在身邊做些文書工作。

“以後注意點。”章惇輕易的放過了王寀。

不過是一個兩方和睦的象征,才能和性格本就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他的關注點,早就落在了百裏之外。

三日後,宋軍將析津府要塞的外牆納入火炮射程之內。

遼主耶律乙辛並沒有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