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要睡覺,動物們到了晚上也都會回窩安眠,那麼植物呢?它們跟人類和動物不同,白天都安安靜靜地待著,到了晚上也不需要休息吧?
如果這麼想,你就錯了。植物也會睡覺,不過睡覺的理由與人類和動物都有所不同。
植物的生長對溫度的依賴很大,在晚上溫度會比白天降低很多,植物的葉子和花朵很可能被低溫凍傷。於是,大多數的植物就會選擇在夜晚將葉子閉合,停止生長,呼呼大睡起來。這樣做,不隻是保護花朵和葉子,更是保持身體機能平衡的必要手段。
等到天亮,大地逐漸升溫後,植物們又會展開葉子,如同睡醒了一般,迎接朝陽。
更為有趣的是,有些植物還是有名的瞌睡蟲、貪睡鬼。它們是誰呢?
比如合歡樹。它長著許多像鳥兒羽毛一樣的葉子,每當夜晚來臨,這些葉子就對稱地折合起來,此時就標誌著合歡樹開始睡覺了,整個夜晚它們都維持這種狀態,享受著甜美的睡眠。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太陽照屁股了,合歡樹才又慢悠悠地展開葉子,那樣子跟懶洋洋的瞌睡蟲沒什麼區別。
不過,最愛睡覺的植物,還不算合歡樹,而是睡蓮這位“水中睡美人”。
睡蓮長得很像荷花,但卻比荷花慵懶許多。它一般在上午開花,到接近傍晚的時候就會閉合花瓣,開始夢之旅。說到睡覺,睡蓮可比誰都積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