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你沒見過長著胡須的玉米?
所有的玉米都這樣子嗎——年紀輕輕,就胡須一大把?
沒錯呀!看來,胡須不是年紀大的象征哦,玉米小夥子們可不能沒有這把胡須。
實際上,這些胡須的真身是玉米花。玉米花屬於雙性花(既會開雄花也會開雌花),一般來說,雄花比雌花心急些,會早兩天開放。雄花開放兩天後,雌花才慢慢地吐出花絲。開花時,雄花開在植株的最頂端,十足的大男子主義,而雌花則開在玉米莖部的中央,看起來就像夫妻吵架而分居的小兩口。
雖然雌雄花開花時間不太一致,但是一旦開始繁殖後代的工作,就馬上同心協力起來。雌花花絲一冒出來,雄花就開始積極地為她撒粉。加上風兒的幫助,花粉很快飄到了雌花花絲頭上,使雌花開始受精,直到受精完成。
這時,雄花就開始凋謝,而受精後的雌花則發育成一粒粒玉米。而纖細的花絲也留在玉米上,看起來就像玉米的胡須。
知道嗎,我們可以通過數“胡須”來得知有多少顆玉米哦,因為一根“胡須”就代表著一顆玉米。一根玉米棒子上胡須越多顆粒越多,越飽滿。
當然,玉米須也有煩人的時候。我們吃玉米的時候,就恨不得把玉米須都拔來扔掉,因為它吃起來不宜口嘛。但實際上,這些看似廢物的玉米須卻是中醫眼中的“寶貝”喲!
中醫認為,玉米須進入人體後,能夠起到利尿消腫、平肝利膽的作用,可以治療慢性腎炎、水腫等疾病。
就連現代醫學,也認可玉米須的藥用價值。玉米須含有大量化學成分,確實可以起到利尿、降血壓、降血糖等作用。
哈,今天收獲真多,不但明白了玉米為什麼長胡須,還認識到小小玉米須的大作用,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