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確會發燒。可不要以為這是什麼奇談怪論,這是事實!
植物和我們人類一樣,經受著自然界的風吹雨打,偶爾也會不小心感冒的!
除此以外,植物的根深深紮在土壤裏,如果土壤受到汙染,根也會被連累,從而發生病變,這時它的吸水能力就會減弱。我們都知道,根可是為植物提供水分的得力助手。助手生病了,供水不足,就會影響到葉片的蒸騰功能。那麼,葉片內的熱量就無法消散,葉表的溫度就會上升。這時,你去摸摸葉子,一定會感受到熱度。
那麼,植物“發燒”要怎麼解決呢?它們又不能上醫院看醫生。
對呀,植物生病,可比人類可憐多了。如果沒有被及時發現,被汙染的土壤無法改善,植物就隻能眼巴巴地死掉了。
但你也別太擔心,在一些情況下,植物發燒也可能是因為它要開花了。
一種叫花葉蔓綠絨的植物“發燒”就屬於這一種
情況。花葉蔓綠絨生長在南美洲北部,其花由環頭聖甲蟲傳粉。該植物在夜間產生的熱量,能使花朵內的溫度維持在27攝氏度左右,比花朵外的溫度大約高4攝氏度。科學家研究發現,環頭聖甲蟲置身於環境溫度中需要消耗的能量,比躲在花朵中要高出好幾倍。所以,溫暖的花葉蔓綠絨更能吸引昆蟲前往,更快達到授粉的目的。
非洲有一種叫伏都百合的植物,它開花時,體溫則高達43攝氏度,並會維持好幾個小時。這是因為高溫能更好地散發出花的氣息,吸引更多的昆蟲前來。
還有些植物,發熱後會產生一股熱氣流,這股熱氣流可以直接完成傳粉任務,使植物可以不必依賴昆蟲,比如臭菘。臭菘生長在南美洲中部凍結的沼澤地裏,那裏的氣溫通常在0攝氏度以下,當它的佛焰花序綻放時,體溫就會升到20攝氏度以上。這樣,因為佛焰花苞內外溫度的巨大差異,產生了空氣“渦流”,這股渦流的力量能將佛焰花苞裏的雄花粉往下拉,送到下部的雌蕊柱頭,以此完成授粉。
由此可見,除了個別植物外,大多數的植物發燒都是為了吸引昆蟲前來授粉啊!
如果有機會看見這些植物開花,別忘了去感受下它們的溫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