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什麼原因造成了無花果的冤案?(1 / 1)

咦?無花果的冤案!它因為什麼而委屈呢,誰冤枉它了?

唉!你聽聽它的名字就知道了。人家明明會開花,卻被叫作“無花果”,這還不夠冤嗎?

造成無花果冤案的原因,是由於無花果的花很小,而且還被隱藏起來,不易被人察覺,要找到它,要費一番工夫。但因此就被當成不開花的植物,是不太公平的哦。而且在植物學上,不用開花就結果的植物是不存在的。所以,就算沒有看到無花果開花,就憑著它能結果這點,也應該把它歸到開花植物一族去。

一般來說,花朵中的花萼、花冠、花蕊尤其是雌蕊都會被花托高高舉起,以便用顯眼的姿態吸引蜜蜂、蝴蝶等昆蟲前來授粉。但無花果的花朵偏偏與眾不同:它把自己隱藏在一簇簇的花托中,跟人們玩起了捉迷藏,這就導致了長期被人們誤解成不開花的植物。

現在我們來細看一下無花果的花托。它就像一個頂端留有小孔的空心小球,要比花朵本身大得多,整朵花都被包在了裏麵。花托就類似於小燈泡的玻璃燈壁,而花朵則類似於燈泡裏麵的燈絲,要是把燈泡塗黑的話,就看不見裏麵的燈絲了,這也就難怪看不到裏麵細小的花朵了。

那麼,無花果的花既然隱藏在花托裏麵,它又是怎樣傳播花粉的呢?

這就得益於無花果花托頂端的那個小孔了。當無花果開花前,會有一種寄生蜂鑽進花托的小孔裏產卵,而等到無花果開花時,蜂卵也已漸漸長成為小寄生蜂。

這些小寄生蜂在花朵上爬來爬去,身上沾滿了花粉。當它們帶著這些花粉從一個花托的小孔裏鑽出,又鑽入另一個無花果花托的小孔裏時,花粉就得到了傳播。

無花果雖然被證明為開花植物,但因為人們已經習慣叫它“無花果”了,所以也並沒有為它改名。這下,你應該再也不會被它的名字誤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