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地球上的植物有多少?(1 / 1)

當你拿起這本書,可能首先會問地球上總共有多少植物呀?要回答這個問題,還要花費一番工夫呢……

有了!我們不如先給植物分分類,然後再把每種類別的植物數量加起來,不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生物學家達爾文(就是《達爾文與小鬆鼠》裏的那位),將植物分為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你可別以為達爾文在植物界搞等級歧視哦,這裏的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不是說身份地位的差別,而是進化完整度的差別。低等植物呢,構造極簡單,有些連根、莖、葉都沒有;高等植物呢,是進化得有比較完整構造的植物,它們一般比較複雜。

那麼,哪些植物屬於高等植物,哪些植物屬於低等植物呢?

低等植物隻有兩大類,即藻類和真菌類;剩下的植物統統都屬於高等植物。

高等植物,則被細分為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這幾類植物在進化過程中,出現了胚,正是胚這個東西決定了它們比藻類和真菌“高等”。

什麼是“胚”呢,有了它為什麼就了不起了呀?

因為“胚”決定了植物繁殖後代方式的不同,相比依靠孢子繁殖的藻類和真菌,有胚植物的繁衍就複雜多了。植物的根、莖、葉等都由胚發育而來,所以在植物的生長過程中,胚起的作用很大哦!而且,在高等植物內部,也存在著級別之分,那就是越晚出現的植物越高級。這是為什麼呢?這就要說到地球的演變了。

地球的脾氣可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隨和,每隔幾萬年,它就要“大變臉”一次。而植物家族的“變身”也隨著地球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這些變化可不是它們願意的。它們的祖先是經過千萬年與大自然的磨合,才懂得了這個道理——隻有努力“修煉”,才能適應新環境。達爾文說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也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植物們都懂得,要進化得更高級才可以生存!它們將這個生存法則代代相傳,於是苔蘚植物後麵出現的蕨類植物就更高級了。以此類推,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表示植物等級的不等式:

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大自然中,這四類植物加起來就超過20萬種了。接著,科學家對它們進行了細致的劃分,用門、綱、亞、科、屬、種六個基本單位,為植物家族編製了族譜。

若加上低級植物的數量,地球上就有35萬多種植物。想想看,把超過35萬種植物都編進族譜,這可是個巨大的工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