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開陽笑道,“紫苑師姐第一次做菜,我一定多吃兩口…”
但心中卻想,“第一次下廚,任誰做的也好吃不了。”
“大師姐晉級,不但親自下廚招待你,還要送你一份禮物,隨我來…”
牡丹將蘇開陽引至一間雅致的書房內,指著靠牆的書架道,“師姐知你修行上以武學為主,所以隻備了武學秘籍,你可任選一本,然後用玉簡複錄下來自己留存。”
蘇開陽舉目看去,見書架上最上一層擺著幾十本武學書籍,書籍下用簽條標注著書名,離蘇開陽最近的是十幾本書都標注著《嶽家拳經》的字樣,緊挨著的是《呆刀術》、《恒山劍譜》,以及其他少林、崆峒、昆侖等門派的成名武技。
蘇開陽道,“師姐想得倒是周到,不過我已經學過嶽家拳劍,這《嶽家拳》還是算了吧!”
牡丹笑道,“你學的嶽家拳是嶽帥傳給士卒用的,所以流傳最廣,但這套嶽家拳隻求狠辣,難稱精妙,絕非上乘武功,這十多本書上才是嶽家拳法的精華所在。”
蘇開陽指著四大本厚厚《嶽家拳經》,撓著頭道,“這《嶽家拳經》也太多了些吧,我看得有好幾千招。”
牡丹笑道,“哪有那麼多,這十幾本拳經是嶽家拳的十幾個流派而已,最薄這本是嶽帥長子嶽雲後代編著的,嶽雲力大無窮,勇冠三軍,是以他這一枝傳下的拳法就以剛猛見著,我以為最適合師弟你練習;這第二本是嶽帥次子嶽雷一枝所傳,這一路的嶽家拳招式繁複,在諸多嶽家拳中尤顯精妙,其他的還有嶽帥帳下大將牛皋、張憲、徐慶後人傳襲下的嶽家拳法,不少武林名家也對嶽家拳加以變化,所以才有這麼多本《嶽家拳經》,每一家都各具特色…”
蘇開陽道,“師姐這麼一說,我還真不知挑那一本好了。”
牡丹道,“不急,你可以慢慢看,大師姐準備了好多菜,還要等一會才好。”
蘇開陽從書架上取下那本《呆刀術》問道,“師姐,這可是獨樂寺的絕學?”
“正是獨樂寺的絕世刀術。”
蘇開陽歎道,“外人都說呆刀術是由外修內的刀術,內力可隨刀術境界提升,這書是獨樂寺不傳之秘,怎麼會到了咱們百花山上的。”
牡丹道,“師弟你剛好說反了,這本《呆刀術》是百花門傳給獨樂寺的。”
“啊!”蘇開陽吃驚道。
牡丹道,“隻因獨樂寺的九月大和尚是咱師傅她老人家的長孫,奶奶把技藝傳給孫兒,豈不是人之常情?”
“什麼?師傅她老人家嫁過人,還留有後人?”
“這有什麼好稀奇的?師傅當年還隻是練氣小修士時便嫁給師公,那時師公是不世武修,雄霸一方,隻因大夫人不能生育,師公便娶了師傅為魚家傳宗接代。”
蘇開陽呆呆的聽著,如墜雲霧。
牡丹接著道,“師公姓魚,師傅為魚家留下的後代自然也姓魚,你應該知道,九月大師出家前叫作魚家傲的吧。”
牡丹話鋒一轉,“師公雖然武功卓絕,但武者壽元有限,不足百歲而終,那時師傅隻年逾三十,修為卻已步入元嬰之境。
師公既已不在,師傅便離開魚家周遊天下,後來落在百花山開宗立派。魚家後人聽說此事,便遣長孫魚家傲前來侍奉祖母。可惜魚家傲也隻繼承師公的靈根,無法修真,師傅見他體格健壯適合習武,便給他煉製武修丹,又找人傳授呆刀術絕學,隻是不許他上山居住。
那魚家傲便在山下長居住以示孝敬,魚家傲喜好佛法,便找當地土人建了山下這座獨樂寺,自己出家做了和尚,九月大師往生極樂後,獨樂寺後代住持都依九月訂下的寺規,為百花山守護山門…這事我也是聽大師姐說的,現在當世之人隻剩下師傅一個,獨樂寺的主持也傳到了第十代了…”
蘇開陽心中一動,問道,“師姐,魚峰山師兄也是師傅的後人了吧?”
牡丹仙子點頭道,“正是,除了九月大師,魚家後人每一代都派子孫來此給師傅盡孝,代代相傳,從未間斷,畢竟師傅是他們魚家真正的老祖宗嘛,師傅說魚峰山師兄資質也不甚高,能熬到築基初期已然到頂,我看是師傅她老人家性子太急,見不得資質差的,其實若有機緣魚師兄或可結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