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攪黃了它(2 / 3)

張生答道,“黃爺,蘇公子,在這裏耕田,瓦剌人的稅是三十稅一,在大明是六稅一…”

老黃聽得一頭霧水,“小蘇,他說的這是什麼跟什麼?”

蘇開陽解釋說,“種瓦剌人的田,一年的收成,瓦剌人拿走三十分之一,種大明的田,朝廷則要拿走六分之一,簡單說吧,相差五倍。”

老黃驚訝道,“韃子隻收這麼少的稅,還真是厚道啊”

蘇開陽道,“你現在知道漢人為什麼往這跑了吧!”

張生道,“其實咱大明百姓,就算收稅重些,隻要能活下去,誰願意背井離鄉,這些跑來的漢人很多都是家裏沒有田的,瓦剌人這裏有大片的荒地,加之收稅又低,所以這幾年跑來大明流民越來越多,眼下二十萬都不止。”

“可到了韃子這裏,就是人家的奴隸啊!”老黃道。

“不然…”張生小聲爭辯,“黃爺,在瓦剌人這兒,漢人名義被稱之奴隸,但隻要交稅,好好做事,瓦剌人就不會難為他們,反觀大明百姓,就算是良籍,若衣食無著,窮困潦倒,那種日子和奴隸又有什麼分別?”

蘇開陽先是默然無語,接著歎道,“江山糜爛,百姓從賊,這是亡國之象啊!”

他接著問張生,“瓦剌人不是逐水草而居麼,怎麼想起招攬漢人種地了?”

張生答道,“那瓦剌可汗紮那乃一代雄主,他招募二十萬漢人在北地開荒耕田,數年來積糧無算,有了這些糧食,六十萬大軍才能南下征戰;小人聽說韃靼族的控弦戰士不足十五人,估摸是韃靼人的牧場養太小不了更多的人,若韃靼人明白一畝田地要比一畝草場能養數倍的人,他們也不會把漢人奴隸賣得這麼賤了。”

蘇開陽道,“這便是你所說的韃靼人愚蠢透頂,頑冥不化了?”

張生低頭道,“小人確是這麼想的。”

蘇開陽道,“其實張兄說的也不完全對,瓦剌招攬大明百姓來此開荒種田,固然是紮那深謀遠慮,這裏也有地利的便宜,漠北草原除了幾條大河兩岸,其餘的各處均不宜耕種,想來韃靼人所居的極西之地應是多旱少雨,否則他們早該想到這法子了。”

蘇開陽又隨著老黃等又買了幾十個奴隸,有張生幫忙,蘇開陽感覺無所事事,便把五千兩銀子都交與老黃,說道,“黃哥,銀子給你,小弟我想四處走走轉轉,看能不能也淘換些稀罕物…”

……

他一個人騎著雲中馬,漫無目的在奴隸營裏閑逛。

胡萬春淘了一本中古邪修魏四海著馴獸殘本,蘇開陽很是眼紅,也想試試自己是否有老胡的好運。

但他的好運顯然在前些日子已經用光,在連逛了漢人奴隸營,瓦剌貴婦奴隸營後,不知不覺中蘇開陽又轉回了工匠奴隸營,但始終沒有什麼讓他心動的。

眼看日暮西垂,蘇開陽正猶豫是否到河對岸去看看,一個明軍斥候滿頭大汗的跑來,高聲道,“小蘇,黃頭正四處找你呢。”

蘇開陽心道,黃哥怎麼這麼多事,銀子不是都給他了嗎?

隻聽那斥候急道,“咱斥候隊和韃靼人幹起來了,黃頭說要吃虧,讓你趕快過去幫忙!”

“啊”蘇開陽一愣,“走,帶我過去!”

……

兩個人不多時趕回漢人奴隸營。

隻見一群人圍成一個大圈子,蘇開陽看到老黃帶著七、八個身材高大的斥候站在圈子一側,對麵是五個披發左衽的韃靼人,為首的兩個一胖一瘦,看裝束應該是韃靼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