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群大魚(1 / 2)

蘇睿、陳來河和秀秀等人此時正站在小山頂上,焦急的搜尋蘇開陽和牡丹仙子,但近三萬明軍都是一樣的裝束,任他們火眼金睛也找不出這二人來。

山後的牛皮大帳內,和著咚咚的神鼓聲,十幾個神態莊重又瘋狂的韃靼族薩滿巫師,早沉醉在狂熱的“請神之舞”中無法自已。

驀然間,草原深處一陣強勁的北風掃過無定河畔,不大功夫,籠罩在瓦剌王庭上空的濃霧就被北風吹得消散無蹤。

此刻旭日東升,晨曦初照,蘇開陽、牡丹和斥候隊站在一個高地之上,瓦剌王庭方圓數十裏的情形盡在眼中。

但見無定河兩岸盡是牛羊和密密麻麻帳篷,屋舍,靠近河邊的大片土地被修整的平坦有致,阡陌縱橫,竟似在大明境內常見的農家田地。

蘇開陽奇道,“難不成瓦剌人改了性子,也學著咱漢人種田了?”

老黃道,“老弟,瓦剌人隻信快馬彎刀,才不會下地種田呢,這些田地都是咱大明百姓種的。”

“瓦剌王庭內還有大明百姓麼?”

“有啊,不過他們都是瓦剌人掠來的奴隸,有些已經兩、三代了,這次正好把他們從韃子手裏救出來。”

蘇開陽又悄聲問,“老黃,河對岸也有韃子,你怎麼知道他們的皇後和公主不是在河對岸?”

老黃答道,“早探明了,西岸駐紮的是瓦剌的左、右賢王部眾,東岸是可汗兩個最小的兒子、皇後、公主和嬪妃的駐地。”

正說話間,天空又生異兆。

原本是天色晴好,萬裏無雲的天空,忽然,喀拉拉雷聲大震,數十道雷電毫無征兆的從天而降,直劈在瓦剌王庭各處。

兩座帳篷首先被雷火點燃,一時間濃煙滾滾,餘生者逃到帳外,帶著一身火焰滿地打滾;有一道球形閃電正好擊中山坡上的一群蒙古馬,馬群瞬間在弧光中倒下,連聲音都不及發出,遠遠望去,近百匹戰馬燒焦的屍體橫七豎八,見者無不觸目驚心。

蘇開陽在伏牛山看過月影施展雷法,但威力比起薩滿巫師這一下無疑是小巫見大巫,他吃驚得問道,“牡丹師姐,薩滿巫師的雷法太厲害了,我看咱大明的元嬰修士也比不上他們!”。

牡丹仙子道,“他們是二十多個法師一起請神才能召喚出這麼狂爆的法術,單個薩滿絕沒這麼強;還有,召喚雷電之神後,薩滿法師精力消耗也非常大,十日之內他們都沒有力氣請神了。”

……

雷電過後,明軍擂動進擊戰鼓,韃靼軍也吹起衝鋒號角,聯軍開始從四麵進攻瓦剌王庭。

瓦剌王庭雖然沒有大同府那樣高峻厚實的城牆,但他們在此駐紮多年,經過不斷的修建營造,整個王庭已是一座易守難攻的營壘。

瓦剌人挖出兩條寬約六丈的深溝,又將無定河水引入,王庭外圍就形成兩道人造護城河;護城河上留有的人馬出入通道口,通道口前後至少修築四座高達三丈的箭塔,瓦剌神箭手藏身箭塔內,用弓弩封鎖道路,射殺來襲之敵。

身邊的明軍隊伍在軍旗指引下一支接一支的向王庭進發,斥候隊卻一直在原地待命。

這下輪到牡丹大惑不解,她向蘇開陽秘聲道,“師弟,我們怎麼還不往裏衝?”

蘇開陽解釋道,”師姐,軍營自有軍營的規矩,遇到敵情,各營兄弟要按序出戰,未得將令不能妄動;遊擊營是全軍機動所在,一般要排到最後。斥候隊隸屬遊擊營,而且又是遊擊營的寶貝疙瘩,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斥候隊是不會出戰的。“

牡丹道,“瞧不出你們還有這麼多名堂?師弟不是要殺韃子嗎?若今日不能出戰,還給父母報仇?”

蘇開陽道,“不慌,黃哥說再過一會兒韃子頂不住就要往外衝了,我們斥候隊的馬最好,要在外圍等著截擊追殺!”

……

激戰了兩個時辰,明軍和韃靼軍付出巨大的傷亡後,終於在護城河上搭好兩座浮橋。聯軍步騎手舉盾牌刀槍,冒著箭雨潮湧般的衝過浮橋,攻入王庭中心地帶。

韃靼族怎樣對待戰俘和奴隸,瓦剌人最清楚,所以瓦剌軍民同仇敵愾,誓死拚殺。老者和婦女手執柴刀、鐵叉與聯軍混戰,十一、二歲的少年也用彈弓和小弓箭對聯軍射擊。但聯軍是百戰之師,殺人技法嫻熟,瓦剌民眾的抵抗不過是螳臂擋車,起不到任何作用。聯軍將士亦是殺紅了眼,將抵抗的瓦剌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處死;他們攻入箭塔底層,堆滿柴草後放火點燃,箭塔上的瓦剌射手忍受不住煙熏火燎,紛紛跳下箭塔逃生,都被聯軍士兵趕上一陣刀砍斧斫,亂刃分屍。

不多時瓦剌王庭營地內火光衝天,喊殺聲四起,湧入的聯軍越來越多。

這時,一片樹叢後分別殺出兩支瓦剌騎兵隊,每隊各有三百餘人,分別向南、北方向突圍。其中向南的一隊瓦剌騎兵隊為首的身著紅袍,胯下棗騮馬,正是王庭衛隊長,人稱瓦剌八大勇士之一的特木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