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何不可(一)(2 / 2)

這是什麼樣的寶物呢?蘇開陽記得這獨樂寺的開山祖師正是九月大師,傳聞九月大師就是在獨樂寺這個地方遇到了他的師父才皈依佛門,先是建起了一座小廟在這裏紮下根來,經過曆代住持的努力,獨樂寺才有現在占地千畝的規模。

九月大師何時創建獨樂寺終究是個謎,要知道大明也才建國不到四百年,有傳說獨樂寺的創建時間可能有兩千年,還在在嶗山派建派之前。

正想之中,終於見這夥人歪歪斜斜從串店出來,遠遠見進了街中一家不起眼的客棧。

蘇開陽在樓上,一麵盯著那家客棧的門口,一麵閑極無聊的對著一壺茶水練習剛剛入門的“春回大地”,夥計幾次上樓問要不要添些開水,他都示意不用。又坐了半個時辰,蘇開陽才下樓結賬,夥計上樓收拾桌上的茶具,對著一壺冒熱氣的茶水百思不解。

蘇開陽也進了這家名叫“悅客”的客棧。

店小二迎上來:“這位公子,您是打尖還是住店,咱這店小,可沒有飯菜酒水。”

蘇開陽道:“住店,找一間幹淨的上房即可!”

“上房倒是還有,不過您得登記一下!”

小二見蘇開陽不解,忙解釋道:“這不是大同府的意思,大同府可管不到咱這裏,這是獨樂寺和尚安排的,最近來寺裏的人很多,半月大師怕有賊人,這不就都要登記才行。”

蘇開陽把腰間的青釭劍拿起來放在桌上:“這是嶗山派弟子的佩劍,你可識得?”

小二見了青釭劍,當即換了一副麵孔:“既是嶗山派的仙師,那就不必了,小的替仙師記上就行了!”

這就是修士的特權,誰都道嶗山派這些仙師有騰雲駕霧,點石成金的手段,伺候的舒服了,說不定就能結下一段仙緣。

小二先把馬牽到後院,把蘇開陽領進一間寬敞明亮的客房,又打來熱水遞上毛巾,伺候蘇開陽淨手、淨麵。

然後他小聲道:“小店的後門出去就是憐花樓的角門,晚上要不要給仙師叫上一個紅姑娘過來伺候!”

見蘇開陽不語,以為蘇開陽麵嫩他又道:“仙師放心,咱小店的牆隔音最好,保準沒人聽見動靜!”

接著又補充了一句把蘇開陽逗樂了:“咱嶗山派不少仙師來這裏都是小的給介紹的,仙師們都滿意著呢!”

蘇開陽擺擺手:“不必了,某家今晚不需要,不過還是要多謝你的好意!”

他扔給小二一塊碎銀子:“你下去吧,我要自個兒清淨一下!”

小二收了銀子,眉飛色舞的出去了。

蘇開陽缺的是靈石,從小到大從來沒缺過銀子。

在豐鎮居住時,舅舅張瀾是相馬專家,經常幫人買馬賣馬,家境雖不是大富,但也算小康人家,就算他買大量的閑書,張瀾掏銀子也沒猶豫過。照說張瀾一個老邊兵哪來這麼多錢,蘇開陽到大同府從軍之前,張瀾才告訴他一個老斥候秘密。

大同府的斥候,偵察的方向基本是漠北,但一身大明的軍裝肯定是不行的,所以這些斥候往往通過官府的關係,扮作北上商隊的保鏢隨行深入漠北草原。商隊北上最初基本沿著響水河前行,主要是為了取水方便,張瀾告訴蘇開陽過了恒山二百裏後有一條支流彙入響水河,張瀾曾在一次宿營地河邊的淤泥中撿到十幾塊狗頭金。這是洪水過後從這條支流衝擊出來的,所以以後每次路過這裏,張瀾都主動提起在這裏宿營,晚上他都要去河邊碰運氣,雖然不是每次都能撈到金塊,但有幾次的收獲著實讓張瀾一家發了大財。

這也是張瀾從軍中退役的底氣,幾次下來金塊重量將近三百兩,狗頭金的成色甚至超過了“沈記錢莊”的金元寶,這些黃金被兌成銀子後超過三千兩,以現在大明的物價,足夠普通一家人簡單的過上兩輩子,所以蘇開陽象張瀾一樣一向出手都很大方。

蘇開陽用“順風耳”逐一搜索客棧的房間,終於尋到二樓的低聲交談,悅客客棧隔音確實不錯,但蘇開陽還是能勉強聽到。

“孫哥,那個何仙師是個什麼來頭,這次下去不會有什麼事吧?”

還是那個沙啞的嗓音回答:“這何仙師全名叫何不可,和福王有點關係!聽說這人現在一門心思修仙,隻要不和他爭仙家寶物,就沒有危險,放心吧!”

提起何不可,蘇開陽記起來了,這個老修士不是福王的衛隊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