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僧侶的寶藏(1 / 2)

蘇開陽在嶗山派得門派內部消息,獲準下山回家結婚時,正好路過山腳下的獨樂寺。

大同府位於“新宇界”大明的東北,大同府與恒山、嶗山大致呈一條折線形排列,大同府居中,恒山雙峰位於在大同府西北側,分別北峰“見性峰”和南峰“天峰嶺”,嶗山在大同的正南麵,嶗山南側是一望無際的南海,百花山在嶗山正西,兩山之間是深深的“響水河”,響水河發源恒山北部的高山峻嶺之間,從大同府的西麵緩緩流入南海。

嶗山和百花山山頂仙氣濃鬱,南海的暖風都被嶗山和百花山的靈氣阻擋而不得過,極北之地的烈風直吹大同府,使得大同府雖距南海隻有幾十裏,卻是北地的氣候,響水河河麵在冬季往往要結上厚厚的冰層。

獨樂寺在嶗山北側,正好與恒山南腳下的懸空寺遙遙相對。

懸空寺當下的方丈“懷海”大師據說是玄奘法師的宗親後代,佛法精深,佛修相當於道門金丹初期的境界,門下弟子數百;獨樂寺的住持“半月”喜別人稱之為大師,半月不沾女色,但葷腥不忌,尤喜狗肉,一把戒刀使得出神入化,據傳已到了武道“入微”初期之境,近戰戰力堪比金丹。

佛門的善男信女若是燒香還願多半會去“懸空寺”,畢竟有懷海名聲更大一些,但這“獨樂寺”也確有它的獨到之處,半月大師和他的幾個酒肉徒弟擅長兒科醫術和接骨療傷,所以獨樂寺比起懸空寺的香火也是不差,寺外更形成個小集市,客棧、酒館、藥鋪排滿了寺門外的街道,甚至有一座青樓的別院“憐花樓”開在這裏。半月大師也是不惱,甚至在去年的中秋之夜還叫弟子送狗肉月餅給青樓的姑娘們,讓人哭笑不得,不知半月大師用意如何。

蘇開陽在豐鎮居住時這兩家禪院都是經常去遊玩,去懸空寺主要是學習梵文,到獨樂寺卻是看這裏的天竺古跡,蘇開陽估計從時間上看,獨樂寺要比懸空寺久遠得多,根據《玄奘西遊記》中插圖,蘇開陽判斷獨樂寺建築有三分古天竺的風格,與大明中原寺廟大不相同。

這裏可能有過真正的天竺和尚,據說佛陀祖師就是天竺國人,天竺國的和尚說不定也在這獨樂寺修煉過,蘇開陽對這些還是很感興趣的。

不過一年嶗山學藝,根本就沒有下山的機會,蘇開陽對這次來獨樂寺已經期待了很久。

舅舅舅媽已經去世,這時的他在世間已經沒有了親人,他又不想娶妻成家,隻需要到豐鎮給蘇家報個信,就剩下大把的時間讀書和遊山玩水了。

蘇開陽的坐騎是嶗山派馬場淘汰下來的老馬,那也畢竟是靈馬血脈,即使放在大同府軍中也還一匹難得的好馬,騎上這匹馬不出半日,就可到兩百裏外的豐鎮。

他到獨樂寺時正值午時,吃飯的時候。

“渾源涼粉,正宗的渾源涼粉!”

“刀削麵,剔尖麵,蓧麵窩窩!”

“肉夾饃,這可是皇城長安的的特色小吃,據說皇上每日早晨要吃兩個!”

此時的大明皇都是長安,建文帝已定都長安三百八十年。

“這位公子,你好久沒來這裏找我們姐妹了!姐姐我最近又學了一首好曲子,公子快上來,奴家吹個蕭給公子聽好不好!”憐花樓上的青樓女子向蘇開陽這個騎在馬上的俊朗帥哥揮著手帕,聲音妖嬈動人。

憐花樓下懂行路人發出一陣莫名的狂笑。

蘇開陽在嶗山派有幾個年輕女修師姐師妹,雖不是天姿國色,都是五官端正,尤其氣質極佳,這就是修道的好處,練氣之後,修士能容顏常駐,皮膚也能變得細膩白皙,樓上這兩個塗脂抹粉的女子實在對他也沒有什麼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