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溦一聽,縮了縮脖子道:“那照你這麼說,我們坐的船也要相當注意了,都是運人的,是不是都差不多。”
蘇父蘇母看到她這縮脖子的樣子笑道:“我們也很小心的,所以除了大船載的人多,比較讓人放心外,其他的地方我們兩個老的都是一上船就打聽這下一路跑船的人,他們都是同行起碼都知道哪些人的船能坐哪些不能坐。”
聽到這樣的話,昭溦輕蹙了下眉,“既然如此,那我還是聽大家的好了,我沒怎麼出過門,對這些要注意的點都不是很懂。”
昭溦想了想,這反正也沒什麼需要著急的地方,反正就是趕路嘛,就慢慢趕唄,隻要在冬天到來之前到達京師,咱們一家人就算安定了。如此下來倒是過了將近快一個月的時間,蘇家一家人終於到了汴州。
坐了這麼久的船,一踏上這堅實的土地,昭溦長舒了一口氣,就像在連綿的雨天中突然見到了陽光,明明這隻是一個長滿了蘆葦的普通小碼頭,現在在昭溦的眼裏都別有一番風味。
蘇父蘇母先下了船,幾人幫忙把船上的行李給接了下來後,一如往常那樣先找了一家客棧歇腳,時逢月末,蘇家叫了輛驢車送他們去附近的客棧,經過的家家戶戶都有人在紮紅布條,昭溦看到後,好奇得緊,就走上前和車夫問道:“大叔,你們這裏現在是有什麼大日子嗎?怎麼我看你們家家戶戶都在紮紅布條呢?”
“姑娘,你初來乍到有所不知,明天就是九月初一了,對我們這裏來說這是上山禮佛的好日子,每年的這一天,都有人家把自己的心願寫在紅布條上,然後拋在玉龍寺前的那顆許願樹上,聽說是隻要掛住了,你的願望就能達成。後來這個做法傳開了,就成了我們這的風俗了,甚至於有些外地人看到了都要過去碰碰運氣呢。要我說您家剛好碰上了這時節,不如去禮個佛許個願,見識一下我們這邊的習俗。”
昭溦一聽,原來是這樣的熱鬧,自是心裏十分想去,於是又回過頭向蘇父蘇母問道:“爹娘,禮文,明天就不要安排行程了,我剛問了,明天是他們這邊上寺廟祈福的日子了,我們一家人今年有了這麼大的動作,都沒到寺廟上柱香呢,就連八月十五咱都是在船上過的。”
蘇母一聽說明天是祈福的日子,趕緊和蘇父說:“是要去的,上次路過泗州時我就想著要不要找個廟求個平安,結果一坐船就坐到現在。”
蘇父看蘇母的興致不錯,就道:“禮文啊,明天咱們就在這歇歇腳吧,說到底咱這離京城也不遠了,不用那麼急趕路,明天咱一家人去上個香去。”
蘇禮文點點頭應道:“我知道了爹。”
身邊的長武坐了很久的船,已經暈的沒有了精神,躺在身後的驢車上,有氣無力地說道:“還是腳踩在路上的感覺好,我都不行了。”
昭溦白了他一眼,道:“你這人怎麼平時生龍活虎的,一見風浪就開始打擺子,我也是暈船的人,看我,就沒像你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