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竹紙(六)(3 / 3)

“哦?”朱孝昌,潘蔭育帶著幾分訝異的神情叫了出來!

“還有還有、、這贈詞之人也不是什麼才子,他隻是一個小孩,聽小鳳說,好像還十歲不到,陪著他爺爺在路邊賣竹簍的!”

“哦?這倒有意思,買個竹簍還順便贈詞一首,我朱孝昌活這麼久,也沒見過這般沒臉皮子的人!”

“哈哈”潘蔭育反而抖袖一笑:“這童子怕是竹簍賣不出,然後念了幾年書,詩做不出來,又怕是被人聽過的,便是隨便抄來一首詞,騙騙你們這些小丫頭,老實說來,這小孩還十分機靈啊!”潘蔭育,朱孝昌兩人聽之絲毫不以為意,反而當做笑話一般大笑起來。

“哎呀,你們、、、現在都火燒眉毛了,你們快去救救小鳳,少爺你還不知道二夫人的手段嗎?小鳳不死半條命也沒了啊!”

我們常常說唐詩宋詞,並不是說唐朝就沒詞了,早在唐朝就有詞,不過並不是很流行,反而詩賦占了一大頭,像李白,“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瞑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這首菩薩蠻人被稱為詞之祖。

“對了,潘秀才也一起去吧,到時候二夫人看在您的麵子上,估計不會亂來,走走,你們二位快走吧!”秀兒推著朱孝昌,潘蔭育急忙往屋外走去。

“且慢且慢。”潘蔭育罷手,“你把那詞說來聽聽,我也想知道這詞到底如何,又是吵得何人!那詞叫什麼名字?”

“啊,我不知道,但是我還記得兩句,這幾日一直聽鳳兒在耳邊叨叨,都快叨出繭子來了。好像是誇讚女子容貌美麗,身材好的,反正我覺得還不錯!”

朱孝昌哈哈一笑:“秀兒你還知道不錯啊?你都識得幾個字?”

秀兒臉蛋一紅,“人家還是知道一兩個字來著。”

潘蔭育一聽是誇讚女子的容貌的,大抵是知道了犬色聲馬,桃紅柳綠之類纏綿豔麗之句,但是他還是有幾分好奇,關鍵是這故事裏的事情實在有幾分滑稽,一孩子為了賣了自家的竹簍,抄來一首詞來取悅一個小丫鬟。二來,這抄來的不是詩,而是詞,這說明這孩子還十分聰明,因為詩歌唐朝最為鼎盛,而詞幾乎都沒什麼人知道,那就算抄了,也沒什麼知道。

潘蔭育帶著幾分自得:“既然如此,那秀兒姑娘不妨念來聽聽,說不定潘某恰巧知道!”

“哎,潘公子你說這詞是抄的啊?要是鳳兒知道該多傷心啊!”

“她傷什麼心?一個小屁孩抄來一首詞送給她,她還喜得天上去了?你少爺我今日就在潘兄的督促之下,寫了一首好詩,要不要本公子念來聽聽,還是首吟春詩!”

“柳含煙翠拖輕漪,候鳥歸來雨惜惜。

燭影搖風傷春緒,芳草迷路畫如漆。”

朱孝昌搖頭晃腦,把那紙張拿了起來,鋪張開來,在秀兒麵前炫耀著,“有了這首詩,過幾日書社‘采春’我就不會輸了,還得讓芊芊大吃一驚!”

秀兒一聽,滿臉驚喜:“這是潘秀才作得吧,聽起來真舒服,而且也寫得好美,潘公子,潘公子你哪天有空也寫首詩給我吧?我一定裱起來,好好留著!”

“什麼是潘兄所作,是潘兄督促之下,本少爺自己創作的!”

“嘿,別騙我了,你哪裏有那個本事?嘻嘻。”

“哎呀找打不成,算了算了,本公子不與你計較,快快說來,那小破孩抄的什麼詞?”

秀兒閃躲一邊,隨即醒悟過來,撓了撓頭發:“哦哦,你不說我還差點忘了,不過說完以後,你得這張紙得給我!”

“好好好,依你!”

“那小姑奶奶你快說唄,到底是什麼陳詞濫調,把我們小鳳害的這般慘?”

秀兒清了清嗓子,羞赧地看了一眼潘蔭育,隨即道來:“雙蝶繡羅裙,城之闕。初相見。朱粉不深勻。閑花淡淡春。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這首詞,正是趙臻那日贈給朱小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