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等欲何為?”
就在這時候,空中一聲威嚴地嗬斥傳來,緊接著一個身上帶著祥光的身影從雲中緩緩降下。
下麵的漢軍立刻停下了。
緊接著雙方所有人全都匆忙下馬跪倒在地,就連張定邊也長歎一聲無奈地下了馬,然後畢恭畢敬地叩拜在地迎接仙師的到來,就在他們的叩拜中,楊豐終於落下,就在同時常遇春和帶著人頭匆忙趕來的李文忠,也把妥懽帖木兒父子的人頭奉上。
“稟仙師,弟子吳國北伐軍副元帥常遇春獻韃酋妥懽帖木兒,偽太子愛猷識理答臘首級。”
常遇春道。
“甚好,歸語吳王,三個月後行登基之禮,然韃酋雖伏誅,殘虜尚盤踞各地,須除惡務盡,汝等可繼續向前掃蕩,勿使其死灰複燃,至於漢,吳越兩軍各憑自願,欲繼續建功者歸汝等節製,不願者各歸其家。”
楊豐滿意地。
實際上他在空早看好幾了。
這個結果算是最符合他心意的,三人裏麵張士誠其實是士紳的代表,這個人雖然名聲不錯,但如果他當皇帝那麼士紳勢力會做大,這一點是必然,朱元璋滅張士誠之後之所以大規模遷移三吳豪強,就是為了毀掉這一帶士紳的控製權。陳友諒倒是沒有這方麵的問題,他更像個草根政權,但他這個人政治水平有限,行事急躁而且有點不顧後果,看他殺徐壽輝就知道了,他當皇帝的話很容易走向暴君。
朱元璋在這方麵就強多了。
而且他不像那二人身上都有汙點,張士誠不管怎麼也投降元朝過,算是名節有虧,而陳友諒殺徐壽輝也算弑君,德行失分,但朱元璋卻沒有這兩方麵的汙點,後世雖然把他各種黑,但對比這個時代的其他人,就會發現他真還就是最白的一個,原本曆史上可以他弄死了韓林兒,但現在這一點也不存在了。
“至於爾輩!”
他轉身看著張定邊。
後者麵無表情地跪在那裏。
“回去告訴漢王,兩個月後我會回到應,他去那裏等我,我會解決你們的事情。”
楊豐道。
“弟子尊旨!”
張定邊道。
就這樣命之主真正誕生,吳王朱元璋成為華夏之主,然後楊豐飛臨吳越軍和漢軍對峙處宣布這個結果,左君弼也隻能無可奈何地遵旨,雖然這裏麵最委屈的人就是他們,是他們在河西務決戰中擊敗了元軍,結果卻被別人搶了果子。
但現在他們也隻能承認現實了。
第二徐達率領的第二批吳軍就到達並進入大都。
然後漢軍和吳越軍內部分裂,那些有心建功立業的,紛紛脫離隊伍投入徐達麾下,然後迅速被後者收編跟隨他和常遇春繼續北伐進攻山西和大同,而不願為朱元璋效力的如張定邊等則轉頭南下。不過他們也不算吃虧,大都皇宮和那些王公貴族家被這些家夥清理一空,張士誠那些部下同樣把沿途那些地主豪強家大肆洗劫,反正這些家夥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而徐達也懶得管,他同樣也不敢管。
實際上沒搞出大規模兵變就已經是幸虧有仙師鎮壓了。
至於北方那些投降的地主豪強,這種時候也隻能自認倒黴了,沒把他們也清算已經是燒高香。
最終跟隨張定邊突襲大都的三萬騎兵有一萬跟著南歸,不過多餘的戰馬和駱駝也被他們全帶走了,而呂珍和左君弼的五萬北伐軍也僅有一萬南下,到底對於那些中低級軍官和士兵來,他們並不在乎誰當皇帝,反正無論誰當皇帝都得靠他們繼續打仗。這樣徐達和常遇春一下子獲得了兩萬多精銳騎兵,還有四萬剛剛暴打蒙古鐵騎的線列步兵,加上源源不斷海運的五萬吳軍,他手下擁有了整整十一萬相當於拿破侖戰爭時期水平的精銳軍團。
這個實力相當恐怖,別是掃蕩西北了,就是向後四百年都幾乎沒有哪支軍隊能夠與之抗衡。
這樣一支大軍北伐的結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