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八章 倒黴的倭寇(3 / 3)

目標還是那些大艦。

這一輪射擊過後,二十艘最大的槳帆船已經有一半停下,而且有四艘實質上已經完了,它們的船首在急劇下沉。

然後是第三輪炮擊。

當這一輪炮擊結束後,二十艘最大的倭寇船全部停下,而且全都看上去遍體鱗傷慘不忍睹,甚至就連船上的倭寇都開始棄船,但那些中型的倭寇船因為來不及轉向,或者轉向半徑不夠,卻依舊在轉向中靠近廖永忠的艦隊,很快就進入五十丈內,一些速度較快的甚至在最多三十丈外和艦隊平行,而一些比較悍勇的倭寇繼續向前直衝準備靠幫。

“開火,這仗很好打嘛!”

廖永忠道。

在大炮紛紛瞄準這些倭寇船開火的同時,甲板上所有士兵手中的燧發槍相繼扣動了扳機,密集的子彈瞬間打得這些船上倭寇死屍枕籍,接下來所有大炮和燧發槍全都以最快速度一刻不停地射擊著。彌漫海麵的硝煙中一艘艘倭寇船在碎片飛濺中沉沒,那些茫然失措的倭寇在密集的子彈中變成海麵的浮屍,他們就像待宰的羔羊般被超越幾百年的火力屠戮著。三十艘戰艦如同一道堅不可摧的城牆般屹立海上,在火焰和硝煙的噴射中,用子彈和炮彈將敵人阻擋在百米左右的距離上,就連六艘悍不畏死地依靠速度終於衝到他們跟前的倭寇船,都在轉眼間就被子彈打得一個活人不見了。

殘餘的倭寇毫無懸念地崩潰了。

“各艦繼續分頭追擊,除惡務盡!”

廖永忠一邊脫著自己剛剛套上的盔甲一邊道。

“這東西看來以後沒用了!”

他有些唏噓地。

很顯然以後的海戰已經不會再有甲板上的拚殺了,他這些鳥船就能如此輕易地橫掃敵軍,如果是仙師設計中那些三層甲板裝上百門幾十斤巨炮的戰列艦,估計一輪齊射就能讓一百丈外的敵艦粉身碎骨,還有什麼敵人能靠近他們?

他整理一下自己不染纖塵的官服帶上官帽然後道:“靠岸。”

“單艦靠岸?”

同樣換了官服官帽的汪廣洋問道。

他是朱元璋任命的代理山東東路宣撫使,雖然新光複的地盤都不屬於這些藩王所有,但他們仍舊有權臨時任命代理的地方官員,包括宣撫使一級的,等新的皇帝選出後再由新朝任命並接管地方。此前張士誠北伐隻是占領了山東西路,所以他隻任命了山東西路宣撫使,山東東路按照他倆的約定歸朱元璋光複,而作為回報朱元璋放開瓜洲運河入口,使張士誠可以直接走運河北上。

當然,張士誠也承諾不在長江下遊搞朱元璋,雙方都不在運輸線上互相下黑手。

至於朱元璋跨海遠征,那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反正三家都是各憑本事。

實際上無論陳友諒還是張士誠都很清楚跨海遠征的難度,要是真那麼容易,曆朝曆代就都用不著傾盡全力開運河了,當年元朝跨海遠征的結果可就在不遠,他們的遠征距離還沒從長江口到海河口遠呢,從高麗起航的艦隊不過跨海遠征幾百裏,就已經落得失敗告終,何況朱元璋得跨海遠征兩千多裏。而且元朝的對手倭國人弱得不值一提,但朱元璋跨海遠征大都需要麵對的是這個時代幾乎最堅固的要塞,還有蒙古最精銳的軍隊,兩人沒有誰認為他會成功的,都把這當做他的垂死掙紮而已。

在常遇春率領吳軍被張定邊擊敗之後,陳友諒和張士誠就已經默認朱元璋出局了。

“對,單艦靠岸,難道這時候你還怕岸上有人抵抗嗎?”

廖永忠道。

好吧,的確沒有抵抗的了。

就在各艘戰艦分開掃蕩海上殘餘倭寇的時候,廖永忠的旗艦駛入蓬萊刀魚寨,在這座北宋最大的海軍基地碼頭上,蓬萊地方官員和士紳及數萬百姓已經擺出鑼鼓相迎,朱元璋的軍隊正式踏上黃河以北的土地,開始進軍大都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