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六章 目標大都的賽跑(3 / 3)

他就算控製汴梁,張士誠也不可能讓他借徐州以北河段,除非他敢在黃河上扒個口子,讓河水去奪濟直插運河,但那樣的話仙師會抽他,最終朱元璋在汴梁停止前進然後全力造船,準備就像楊豐所的玩跨海遠征,這已經成了他唯一選擇。

而張士誠在大舉移民徐州並且迅速重開利國監,然後製造出他的燧發槍後,也已經開始了北進,雖然朱元璋的路被堵,齊頭並進的競爭者少了一個,但他的形勢依舊不容樂觀。因為陳友諒的先發優勢明顯,後者還有張定邊這尊戰神,而他唯一的優勢就是控製運河,所以他想成功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讓陳友諒進運河,後者的目標明顯就是臨清,隻要張定邊的大軍奪取臨清,那麼就可以搶在他前麵進入運河。

那他也就沒什麼戲了。

所以他的第一批燧發槍和大炮造出來後,立刻就開始從徐州北上,並且利用元軍都被陳友諒吸引過去的機會,迅速奪取東平並進軍東昌。

而王保保死守的核心也變成了大名和東昌,他的進步明顯,雖然燧發槍他真不會造,但大炮和火門槍他是會的,尤其是他還有騎兵上的絕對優勢,雖然他的騎兵已經打不過張定邊的漢軍騎兵。可他有數萬騎兵,這一帶又是最適合騎兵的地形,遼闊平原就跟牧場一樣,北方的城池當年就多數平了,也就剩下幾個要塞級別的,哪怕他玩遊擊戰也非常方便。

最終目前的北方戰場,已經集中到了大名,臨清,東昌這三個點,王保保死守,同時以騎兵遊擊攻擊對手後勤線,重點是張定邊的。

張定邊和呂珍分別攻大名和東昌。

但互不支援。

事實上兩家都互相派人偽裝成元軍攻擊對方後勤線,這一點也是不可避免,甚至呂珍幹這個的熱情超過進攻元軍的熱情。

張士誠就是在拖。

他現在因為大炮和燧發槍產量都不足,所以呂珍缺乏攻擊力,很難打開東昌,但這是因為他是最晚開始火器化的,他需要的隻是時間,他隻要能拖陳友諒一年,那麼利國監的產量就上去了,那時候他就有足夠的攻擊力打開東昌,到底運河優勢在他,所以這時候哪怕偷偷摸摸幫助元軍甚至和王保保達成默契,他也要阻擋張定邊的大軍打開大名打開臨清。

話如果他們合作,恐怕這時候王保保早完了,但有了張士誠的暗中配合,盡管打得相當慘烈,但在得到了元順帝在北方拚盡全力,一批批不斷給他拉來的援軍後,他仍然死守在這三個點。

後者也拚盡全力了。

元順帝很清楚這是他最後的希望了,如果這一戰失敗,那麼他就直接跑路好了,所以他把還能調動的所有軍隊都調來投入戰場,北方草原,東北,原本留守山東半島和上黨的,這些統統調到戰場,反正隻要這一戰失敗這些地方也就沒有守衛的意義,包括山西的孛羅帖木兒在得到了元順帝的一些保證後,也勉勉強強派出部分軍隊出太行山襲擊陳友諒。

但關中四將還是看熱鬧,他們繼續在潼關作壁上觀。

這些家夥理由充足。

一是他們要守關中,二是他們要南下漢中伐蜀順流而下抄陳友諒的後路,但就是喊了這麼久卻沒有一個踏入秦嶺的,倒是萬勝在從雲南撤出後緊接著開始攻隴右了。

總之此刻下形勢已定。

黃河,秦嶺以南全部歸大宋,大宋的漢,吳越二藩和元軍在河北做最後決戰,大宋吳藩在全力造船準備跨海遠征大都,其他各藩和各路在修路搞內部建設,而元朝還理論上控製秦嶺黃河線以北,但實際上在保衛大元的就一個王保保,其他人都在看熱鬧或者提供有限支援,整個下的焦點就是臨清,大名,東昌這個三角形的戰場。

其中焦點的焦點是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