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默默聽著,長歎了一口氣。
竇氏輕輕道:“為李家家門,這個時候,自然是穩固大郎地位要緊。不得就要委屈一下二郎了…………但這都是我的兒子,夫君啊夫君,你無論如何也得保全住二郎!一個兒子為世子,風光無限。一個兒子卻要去馬邑郡這凶險莫測之地,為夫君你鎮守後路。你當父親的,可要公平一些!”
竇氏也是貴門之女,如何不知道自己夫君已經有了定論,會將李世民趕去馬邑郡鎮守後路。為李家計,這看來是最好的選擇。雖然論起親厚,待長上孝順無比,更是穩重貼心的長子更得歡心一些,可想及二兒子也的確受了委屈,都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竇氏忍不住就有些淚盈於眶。
李淵重重點頭:“這何消得夫人你?李某人一生,不是什麼英雄人物,到得此步,也隻是時勢使然而已。但你夫君我,最大本事,就是將一家衛護得周全!隻要我在,二郎自然是富貴終身,就算將來,我也自有安排,總讓他們兄弟相得一世!”
竇氏抬頭,看著自家夫君。
雖然已經五十歲的人了,仍然氣概不減,平日裏在子女麵前慈祥溫和。但是身為幾十年感情不衰的枕邊人。竇氏才清楚知道,這些年在楊家的深重忌憚下,李淵頂過了多少驚濤駭浪,偶爾一露崢嶸,下英雄,俱都震懾!不然在大隋分崩離析之際,李淵怎麼能得下之望,引得這麼多高門大族,下才俊之士來投?難道都是在家抱孩子換來的?
想及這幾十年和李淵一起經曆的風風雨雨,竇氏忍不住有些癡了,輕輕道:“我總是信你,夫君你還不知道麼?”
燭光之下,李淵眼前,自己妻子,宛然便是少時模樣。
李淵緩緩直起身來,伸手過去,竇氏也伸出手來。夫妻雙手,緊緊握在一起。一時間誰也不話,隻是享受這難得心意相通的時候。
前麵縱然有再多艱難險阻,隻要李家之人,同心協力,就沒有過不去的關卡。
突然之間,李淵又是歎息一聲。
竇氏嗔怪道:“好好的又歎什麼氣?”
李淵搔騷頭發:“我在想著十七,這個丫頭,古裏古怪。大郎對她這般愛護,她卻總是覺得大郎欺負二郎,凡事都為二郎打抱不平。這下子我讓二郎去馬邑郡,還不知道十七怎麼上門來鬧我!”
竇氏微微一笑,想及李嫣,連眼角的魚尾紋都笑平了:“這是我們李家的俠女!慣來也覺得大郎太文弱了一些,就喜歡能一騎當千,封狼居胥的英雄人物,二郎總喜歡帶著她飛馬射獵,她怎能不喜歡二郎?沒本事的降不住她,以後許了夫家,還不知道該禍害人家多深。到時候也不是我們李家頭疼,再忍些時日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