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躍點了點頭,沉聲道:“咱們把三百多個忠誠皇家的文官派去各府,然後讓每個人負責一個府域的士子科舉。這樣無論是監考還是閱卷都不累,畢竟每個府域隻有百多個應考的學子。”
“對對對,躍兒的對!”李世民眼睛越來越亮,神情有些血脈噴張。科舉選才,這可是皇帝最大的夢想。
韓躍未必什麼都懂,但他會用拿來主義,科舉在中國發展了上千年,他隻憑記憶略作修改就遠超唐代的製度。
他嘿嘿一笑,接著又道:“府試采取十中選一的辦法,那麼每個府域能夠過關的士子最多也就十個人,接下來的事情不用孩兒多吧,父皇您自己都能琢磨出好辦法。”
李世民哈哈一笑,目光炯炯道:“大唐三百六十府,就算每個府域二十人過關,加起來也隻有七千多士子,這七千士子再舉行道試,分攤到十二個道進行競爭,那麼每道最多也就五六百人,派朝堂眾臣去監督科舉毫無壓力。”
韓躍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完全就是層層選拔不斷減少人數,人數最多的鄉試最簡單,所以讓研究院的學子去閱卷,後麵府試人數驟減,分攤開來照樣壓力不大。
再然後就是道試,大唐有十二個道,每個道就算派去二十個重臣李世民也無壓力。二十個重臣監督五六百學子,同樣不會疲累和困難。
這樣就改變了科舉製度,讓所有考試全由皇家所掌握。以前那種科舉則不同,全國幾十萬人一發聚集都城,皇帝就算再雄才大略也得借助世家。
“躍兒,為父想跟你商量事!”
李世民忽然湊了過來,滿臉詭異道:“這次科舉製度,就不要用你的名義啦。大唐已經停止科舉好幾年,用朕的名義才有號召力。為父可不是搶你人才啊,我隻是想幫一幫你,咱爺兒倆,不分彼此……”
韓躍瞠目結舌,傻傻看著皇帝,好半之後他才反應過來,跳腳大叫道:“還不搶人才,分明是起了貪心。父皇若再這樣,孩兒什麼都不管了。”
李世民有些尷尬,悻悻然摸了摸鼻子,皇帝仍舊有些不甘心,繼續道:“我七你三,總可以吧。”
“哼!”韓躍一甩臉,給了李世民一個後腦勺。
皇帝差點憋死,下意識就想怒喝,忽然想到父子關係剛剛緩和,連忙使勁吸口氣壓下去,大聲道:“四六分成,總可以吧?”
“哼!”韓躍再次發出重重鼻音,仿佛一個跟爹娘慪氣的孩子。
“難道你想五五分成?”
李世民有些傻眼,惡狠狠道:“雖然科舉是你出的主意,可是這些人才可都是大唐的啊,臭子你……”
他話還沒有完,旁邊長孫忽然打他一下,皇後冷著臉橫了丈夫一眼,氣呼呼道:“什麼你都搶,什麼都眼紅,兒子已經過了,他聚人才也是為了大唐。陛下我問問你,嶺南開發你會嗎?遠洋貿易你懂嗎?就算科舉選的人才全給您,您攥在手裏有什麼用?”
李世民呆了一呆,喃喃道:“朕可以用這些人才逐步替換下,讓整個大唐全是忠誠的官。”
“送給兒子就不忠誠大唐了嗎?”長孫反唇相譏,鳳指使勁點了丈夫腦門一下。今晚皇後的行事有些強勢,以前她什麼也不會點丈夫的額頭。
李世民有些不舍,又覺得長孫所有理,皇帝悻悻然想了半,最終頹然一歎道:“觀音婢,你可有良策?總歸不能讓朕空手,我也要人才治國。”
長孫看了一眼丈夫,然後又看了一眼韓躍,忽然鳳目微微一閃,咯咯笑道:“重開科舉,須得昭告下,不如用你們父子的名義同時下旨,所選人才不均分,爺倆誰都可以用!”
到這裏停了一停,手掌輕輕打了丈夫一下,語帶深意道:“父子之間,分什麼彼此?”
李世民怔了一怔,隨即明白了長孫的意思。
人才就算全給韓躍用,最後得利的還是皇族和大唐。自己的兒子流著自己的血,難道還會帶著人才打大唐不成。
“好,就這麼辦!”李世民重重一拍宮牆邊緣,沉聲道:“明日早朝,朕會下令,讓房玄齡等人擬旨開科舉,落款就用朕和西府趙王的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