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忽然又看了大殿眾臣一眼,沉聲問道:“蜀王之事,如何處理,朕心中委實有些猶豫不決,不知眾卿可有良策進諫……”
“陛下!”一位大臣頓時站出來,滿臉正氣道:“就算您舍不得治罪,趙王遺孤也得做出賠償。蜀王殿下乃是潢貴胄,一隻胳膊不能隨隨便便就這麼丟了。”
李世民看他一眼,點頭表示默許,忽然又問道:“那麼該如何賠償呢?”
那大臣眼睛一閃,隱約似乎向皇帝身後偷窺一眼,然後大聲道:“臣覺得陛下可以將趙王遺孤的某幾樣產業收回來,然後改賜給蜀王殿下做賠償。”
“哪幾樣?”李世民目光直直看著大臣,仿佛並沒有察覺他身後站著李恪和楊妃等人。
那大臣咳嗽一聲,目光閃閃道:“西府三衛已經由我弘農楊氏經營很久,陛下可以給一道旨意予以正名。大唐十萬大鎮整整五年才建了六萬個,所以也必須收回來才能加快進度,吐蕃殖民地乃是犧牲劍南道百姓所得,陛下也得收歸朝堂才算正理。還有關外互市,還有大唐九大產業,還有隴右種植地,草原移民城……”
他越越帶勁,幾乎將韓躍產業全都了一遍,忽然自己也感覺自己有貪婪,連忙訕訕解釋道:“諸多產業全都需要精英官員管理,放在趙王遺孤手裏總有一會敗落,微臣也是為了大唐著想,陛下萬勿有別的想法……”
李世民點了點頭,麵色似笑非笑道:“朕知道,朕知道,汝等都是好臣子,每為了大唐操碎了。”
皇帝到這裏忽然轉身,目光隆隆看著後麵跟出來的李恪和楊妃等人,語帶深意道:“恪兒你發現沒有,今日此間來了很多人,有朝堂大佬,有文官權貴,你的十幾個皇弟都來撐腰,甚至你的一些叔叔也彎下身子前來蜀王府。他們看的誰的臉,是在討好朕麼?”
這話讓李恪有些驚心,連忙賭咒發誓道:“父皇勿要生疑,孩兒一直把心思放在江淮。這五年時間我將江淮變成了魚米之鄉,大船行舟方便了無數百姓。”
李世民輕輕吐出一口氣,淡然道:“那船隊是任靜的,是你師妹犧牲了女子嫁人的時間苦心發展而起,可惜這個好孩子沒能享福,所以才被你繼承了江淮的財富。”
李恪連忙跪在地上,大聲道:“兒臣雖然繼承了任靜的船隊,但是我也付出了巨大心血,兒臣隻想做一個百姓口中的賢明王爺,今日眾人前來蜀王府絕非我的謀劃,父皇若是不信,兒臣可以發誓……”
李世民忽然笑了,笑得那麼意味深長。
皇帝緩緩抬腳向前,竟然一路走到大殿門口,他負手望著外麵空,滿臉悵然道:“恪兒你聰慧異常,為什麼就沒有發現一件怪事。雖然今日蜀王來了很多人,但卻有幾個最重要的皇族不曾出現,你二哥李承乾沒有來,你三個李青雀也沒有來。他們一個是太子一個是魏王,你知道為什麼都不曾過來麼?”
李恪心裏隱隱泛起不妙之感,不過仍然下意識脫口而出道:“兩位哥哥這幾年一向看孩兒和李愔不順眼,他們怎會來蜀王府探望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