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有種東西,叫做債券(2 / 2)

世家瘋狂叫囂,皇帝卻黯然輕歎,李世民在宮中攬著長孫的肩頭,夫妻二人怔怔看著際,忽然同時喃喃一聲,傷感道:“他終於走了!”

此時距離韓躍出離長安正好三月,深秋已過,初冬來臨,忽然一場北風呼嘯而來,仿佛一夜之間地都變得肅殺。

中原地界越發蕭條,皇族在世家的逼迫下慢慢顯露敗像。

李世民掏空了國庫,依舊不能挽回頹勢,雖然皇帝有一百多世家支撐,但是對麵卻有四百……

都是傳承千年的門閥,相互之間實力差距不大,一家兩家或者還看不出來,但是一百家對陣四百家,這種懸殊可就太大了。

這場經濟戰爭注定要輸。

關中北風吹,白山黑水卻迎來一場大雪,就在那大雪飛揚之時,那輛牛車忽然停了。

韓躍負手站在車上,目光回望長安方向,上雪花在他頭頂漂亮,這個連續三月擔當車夫的青年終於緩緩吐出兩個字:“動手!”

漸漸淡淡兩個字,卻似震動下轟鳴之音。

長安城中,李世民茫然不解,喃喃道:“下已動亂三月,那孩子莫非留有後手不成?”

中原各地,無數世家心懷警惕,暗自猜想道:“此子行事想來不擇手段,莫非他留有後手不成?”

皇帝和世家不斷猜測,偏偏韓躍完兩個字之後再次沉寂,他趕著牛車繼續向前,似乎將自己過的話全都忘了。

白日慢慢行進,晚上逗逗孩子,偶爾停下車輛帶著妻子們踏雪賞景,仿佛這一趟隻是遊玩。

世家慢慢放下心思。

皇帝漸漸失望叢生

然而三日之後,下風雲突變。

先是一道消息從牛車上緩緩發出,由跟隨牛車的李風華抄寫數十份,然後委托皇帝的紅翎急使帶回長安,再用飛禽傳書散布下。

“今有東北鞍山鐵礦,每年可產礦石萬萬斤,又建冶煉鋼廠一座,每年可出精鐵巨萬,首批五百萬斤已然出爐,欲行銷下,廉價售賣之。下百姓但有所需,可用家中物資換取,無論粗布,茶葉,草藥還是菜米,隻要百姓所產一律作價換取,每斤精鐵,隻售五文……”

五文,連運費都賺不回來吧?

從東北到關內至少三千裏路,哪怕是運到河北那也得七八百上千裏路,先別鋼鐵從采礦到冶煉的本錢,光是運費就能虧個底朝。

世家一方不屑而笑,紛紛造謠言曰:“韓躍此子,技止於此矣,離開了李世民的支持,他終於開始出昏招。”

然而第二他們就笑不出來了!

趙郡李氏的李博然突然跳出來發聲,傳書下道:“鋼鐵運輸之事,我們趙郡李氏虧本接了。”

虧本接了?

竟然虧本接了……

世家一方悚然而驚,忽然生出一股不妙之感。

李世民趁機下令,言稱下十二道皆有鋼鐵銷售代理商,趙郡李氏隻要把鐵運回中原,半個月時間就能散布大唐。

朝廷對此次百姓物資換鋼鐵的交易不設稅收,不但不設稅收,而且鼓勵多換,如果實在沒有錢沒物資,那還可以賒賬。

賒賬……

竟然賒賬!

世家對方陣營一片嘩然,幾個大佬連夜聚首,有人麵色鐵青道:“五百萬斤鋼鐵看似很多,但是連一道之地也滿足不了,那子既然想虧本玩,咱們世家陪他玩,我倒要看看他有多少萬斤鋼鐵賠得起?”

眾大佬頻頻點頭,皆感覺韓躍這一手很容易應對。

然而又過三日,牛車上再次發出消息。

依舊是李風華緊急抄寫數十份,這次不用紅翎急使帶回長安了,因為李世民緊急給這邊調撥了上百隻馴養好的飛禽。

飛禽傳書,再次傳播下。

這一道消息比廉價換取鋼鐵要狠,世家一方人人驚出冷汗。

“今有遼東高句麗,自古與中原世仇,我欲策動大軍征伐遼東,麾下二十六萬鐵騎,隻負責打,不負責收。古語有雲,糧草未動,兵馬先行,吾李躍向下百姓發出征召,凡家中有多餘物資者,皆可拿出售做軍用,再發戰爭債券,百姓以物資作價認購,收益保底翻三番,戰後予以承兌。凡手持債券者,皆可來遼東發財……”

戰爭債券!

韓躍發行了戰爭債券!

而且還是收益保底翻三番的債券!

世家一方初時茫然,朝堂上忠於李世民的大佬們也有些糊塗,大家最開始都不太相信這個東西。

然而僅僅過了幾時間,下忽然傳來消息,戰爭債券賣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