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李世民賜下天子劍(2 / 2)

周圍眾臣麵麵相覷,人人感覺有些忍俊不禁,程咬金在心中暗暗偷笑道:“陛下這話真是有意思,您可正是韓躍的老子麼……”

不過這話沒人敢出,皇帝自己了半火,猛然怒色一收,失笑道:“朕這幾不知為何,情緒很是不對!”

他看了一眼李風華,淡淡問道:“吧,你家主人到底在忙什麼?授權征兵何等大事,朕不相信以他的聰慧想不到這其中門道。”

李風華麵色有些古怪,他踟躇半晌,心翼翼道:“陛下,我家侯爺了。收服粟末部迫在眉睫,時間越快越好,他不會騎馬隻會騎驢,如果換他親來求取,恐怕光路途就得走上三個月……”

“一派胡言!”李世民大喝一聲,氣忿忿道:“他如今身有武功,想要騎馬一就能學會。托詞,分明是托詞。”

這又是要火的跡象,群臣相互對視一眼,心頭都暗暗感覺好笑。陛下何等英明神武,每逢大事皆鎮定,偏偏對涇陽侯的事情特別容易火,還真是應了那句老話,老爹和兒子生是冤家。

要還是長孫無忌心疼外甥,眼見群臣都默不作聲,他隻能越眾而出,恭聲道:“陛下,您生氣歸生氣,那涇陽侯所請之事,還望陛下聖意裁決。”

李世民沉吟起來,緩緩道:“朕也知東北有韃靼,不過這個民族生性驕傲,豈是收服就收服的?”

他到這裏看了一眼李風華,沉聲問道:“你家主人準備怎麼做?”

李風華拱手一禮,聲道:“侯爺了,韃靼雖桀驁,收服並不難。關鍵要掌握八個字……”

“哪八個字?”

“以利誘之,以勢壓之!”

李世民目光一動,沉吟道:“所以,他才派你過來,請朕兵助他一臂之力?為的不是打仗,而是震懾韃靼?”

“正是如此!”李風華連忙點頭,恭敬道:“侯爺請陛下賜下三千玄甲兵,陳於遼河之畔駐紮,隻要有這股兵力震懾,他就能想辦法去和韃靼人談判。”

“三千玄甲兵!”李世民哼了一聲,氣惱道:“他當年出關之時,朕便賜了他三千玄甲。結果這子自己不在乎,撇下互市跑去了遼西,現在遇到困難知道要兵了?”

李風華幹咳一聲,硬著頭皮道:“陛下,我家主公了,如果您不派兵給他,也不給他征兵之權,那他就窩在白山黑水種地打漁,這輩子正好悠閑渡過……”

嘶——

周圍眾人倒抽一口冷氣,人人麵色古怪,心翼翼看著李世民。韓躍這話哪裏是求人辦事的口吻,分明就是在強行逼迫。

你給我兵權,我就給你辦事;你不給我兵權,我正好逍遙自在快活去。

長孫無忌微微有些擔心,自古皇帝皆有雄霸之心,最不喜歡的便是被人逼迫。李世民這人尤其如此,不管誰敢逼迫他,下場都有些不妙。

“今次之事,恐怕要談崩啊!”

他心中擔憂,眾臣也都這麼以為,偏偏李世民卻忽然仰大笑,喝道:“好得很,不愧是朕最喜歡的涇陽侯,連朕都敢逼迫,這下還有什麼是他不敢的?有氣魄,朕支持,朕喜歡!”

一連三個讚詞,眾人都是一怔,有那聰明之人已經隱隱猜透了皇帝的心思。

耳聽李世民大聲道:“傳朕旨意,封涇陽侯為河北道行軍大總管,給他征兵十萬之權!”

眾人震驚,王珪一臉焦急,跳出來道:“陛下不可,河北道行軍大總管已然是封疆大吏,再加上十萬征兵之權,您不怕培養出一個國中之國嗎?”

可惜李世民看也不看他,繼續又下一道旨意,大聲道:“再傳令,朕再設一軍,番號為龍軍,從玄甲騎兵之中挑選一萬精銳作為骨幹,以日後韃靼各部族民為兵卒,由程處默和尉遲寶林充作副將,涇陽侯韓躍親掌兵權……”

嘶——

眾人再次震驚!陛下這是鐵了心要扶持涇陽侯啊,一萬玄甲精銳,外加十萬征兵之權,大唐哪個將領能享受這種待遇。

偏偏這還不算,李世民猛然抽出自己的子劍,大聲道:“他不是做過一詩嗎?吾求子乾坤劍,一掃白山黑水寧。他這詩隻是一種寓意,但朕卻把它當真,這把子劍你給他帶過去……”

嗡一聲響,李世民將子劍重重刺在李風華身前,淡淡道:“手持這把劍,如朕親臨。你回去告訴你家主人,以後整個遼東他了算!”

李風華如遭雷擊,滿臉都是狂喜之色!

他是韓躍的家臣,主辱臣死,主貴臣榮,李世民親賜子劍給韓躍,他這個家臣與有榮焉。

以後遼東他了算!

聽聽皇帝這話,多麼帶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