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抽空長安家,大唐立國之初,整個長安周邊也不過才百萬戶。韓躍這一番要走,直接有十萬百姓自願相隨,等於十戶減一家,雖抽空是個誇張法,但也讓長安兩大屬縣的縣令頭疼不已。
但是他們不敢阻攔,也無法彈劾找韓躍麻煩!
開通互市已確立為國策,為此事皇帝最近已殺了不少人,況且人家涇陽侯也沒有鼓動別人追隨,完全是百姓自的行動。
隻能上報,讓皇帝定奪……
……
“你什麼,十萬人要離長安?”李世民也是同樣震驚,昨上報的數字還是一萬,今就變成了十萬,這個暴增度連皇帝都有些眼暈,怔怔半才忍不住道:“朕真是沒有想到,那子竟有這般本事。”
此時並不是朝會時間,他接到的也是萬年縣和長安縣密報奏折。那個負責遞送奏折的密諜乃是百騎司之人,他同樣很是震撼,低聲道:“陛下,十萬人這個數字隻多不少,如今那萬年縣和長安縣倆個衙門已經被百姓圍了個水泄不通,縣令焦頭爛額,急需陛下定奪該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李世民陷入沉思,他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便在這時,忽然聽得有人在簾子後麵道:“放百姓走,十萬人也好,二十萬人也好,隻要他們願意跟著涇陽侯,一律放他們走。”
話之間,長孫緩緩從宮闈裏走出,她先是向李世民行了一禮,隨後接著道:“陛下,如今不是朝會時間,這裏也是臣妾的寢宮,既然您在這裏接聽了密報,臣妾就有進言的資格。”
長孫是曆史上有名的賢後,她一生隻躲在後宮相夫教子,從來不曾幹預朝政。但是今,她為孩子破了規矩。
李世民麵上陰沉不定,他是千古有名的雄才大略帝王,從來都是公私分的很清楚。一邊是十萬百姓抽離長安的陣痛,一邊長孫皇後為了孩子破規矩力挺,這一次公與私真是委實讓他難以決斷。
“陛下!”長孫皇後再次開口,一臉堅定道:“那孩子從沒得到過父母任何的賜予,臣妾深痛他的可憐,若您不同意他帶百姓走,臣妾便隨著他走。”
不同意他帶百姓走,臣妾便隨著他走……這話已經很有幾分露骨的意味,地上跪著的那個百騎司暗諜渾身都在打哆嗦,偏偏他的反應卻刺激了李世民,皇帝終於下定了決斷。
“也罷!”李世民猛然一咬牙,揮手道:“你去告訴長安、萬年兩縣令,讓他們大開方便之門,凡是願意追隨涇陽侯離去之人一律不用辦理移居戶引,待到關外建立互市衙門再行後補。”
那個暗諜長籲一口氣,連遵命都來不及一聲,急慌慌的便逃離了寢宮,今日所見之時,他一輩子都要爛在肚子裏。
李世民衝著長孫道:“先是朕的寶馬拳毛騧,後是給他十萬百姓,觀音婢這次可滿意了。”
皇後溫柔一笑,忽然上前抱住丈夫的臂膀,輕聲道:“臣妾該死,溺愛孩子。不過他受了十五年的苦,我隻是想讓他在離開時之時感到母親的一些溫暖。陛下啊,咱們當年那般做事,欠這個孩子實在太多太多了。”
李世民微微一怔,忍不住輕輕拍了拍長孫,他轉頭看向皇後寢宮門口的一株秋海棠,意味深長道:“你這個願望會達成的,朕答應你,等他臨走之時必要讓他萬眾矚目,意氣風……”
我的嫡長子,我怎能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