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小人咋辦?(2 / 2)

交換不等價啊!注定要背上一身罵名。

那個少年罵是肯定的了,上官儀不怕,秦瓊也不怕,娃娃受了窩囊,撒撒氣也是應該的。

兩人真正怕的是世人罵,怕的是後世罵。

曆朝曆代,聖旨大多要記入史冊,封爵的聖旨尤其如此,作為宣旨之人,難免也難逃記載。上官儀甚至能夠遇見,後世史書會如此寫:

“昔大唐開元年間,有少年奇才出世,造水車,澤萬世。子貪其利,以縣男封,廉價奪之。時有弘文館學士上官儀者,充為犬馬,往宣……”千古罵名啊!老頭氣的臉色青。

秦瓊是武將,他沒上官儀想到那麼深遠,卻更在意當下。

不用,這次宣完旨意之後,短時間是不敢出門了,否則不定什麼時候就能遇見個明理之人,指著他對百姓道:“大夥兒快看,那人就是秦瓊。朝廷騙少年奇才水車製造術的時候,就是這黃臉漢子去宣的聖旨……啊呸……”

丟不起人啊!

想我堂堂秦瓊秦叔寶,一對熟銅鐧縱橫下,賣過馬,為過寇,生平光明磊落,何曾幹過這等齷齪事。

大將軍和直學士滿腹牢騷,無奈聖命難違,隻能硬著頭皮除了長安,慢慢朝著田家村去。

短短二十裏地,走的真叫一個窩心,然而再怎麼逃避也難免縮頭一刀,日頭才剛剛過午,終於還是到了。

**********************************************

田家村正在搞規劃!

整整二十個村民,分成了四個隊,有人拎著鐵錘,有人抱著木棍。木棍的一頭早已削尖,每走幾步,漢子們便相互配合,用鐵錘將木棍砸到土裏。

“這裏,這裏,還有這裏,都砸上……注意和前麵砸的落點保持直線,否則修出來的路會變歪曲。”韓躍帶著一頂草帽,不時在幾隊人中穿梭,隨時糾正村民的錯誤。

“田二狗,田大牛,又是你倆,樁子怎麼又亂砸?我過多少次了,路麵要修五丈寬,兩旁還要各自留出一丈的空閑,以後好規劃車位。看看你倆砸的這距離,三丈都不到,偷懶也不能這麼個偷法,不想幹趕緊滾家去。”

每現一處錯誤,韓躍便跳腳大罵,一群漢子被他罵的燦燦不已,卻壓根不敢還嘴。他們不明白田家莊為什麼要修這麼寬的路,也不知道什麼是規劃什麼是車位。但是有一點他麼知道,那就是眼前這個少年,將會自掏腰包,為全村人修路蓋房。

沒有錯,先修路,後建房,韓躍自掏腰包。為了升級係統,他也是拚了。

以一己之力擴建全村,錢財的壓力可想而知。要不是蚊香大賣以後日日來錢,韓躍還真不敢有這個大動作。

“現在才不過是想升級成一莊之聖賢,係統便掏空了爺所有的家產,以後可咋整啊?這玩意的神奇毋庸置疑,就是太費錢……”

整整三萬貫啊,隻不過想建一座大莊,預算竟然還有些不夠。雖然他規劃的格局有點大,但是也不該如此費錢啊。

家產一下抽幹,簡直比五十坐地能吸土的老娘們還狠。特麼的,這是穿越大唐享福的劇情嗎?韓爺完全是跑過來受罪,畫風真尼瑪不對。

韓躍摘下頭上草帽,一邊扇風,一邊盤算。每每想及以後升級係統需要動用的錢,他便心疼的直撮牙花子。

盛夏之節,日頭毒辣,曬得整個人煩煩躁躁,感覺心頭有一股邪火,蹭蹭直往上躥。偏偏就在他最心煩意燥的時候,一隊明光鎧甲的士兵擁著一車一馬,緩緩停在了村頭。

上官儀和秦瓊,到了……

古語有雲:君子可欺欺以方。那位古人肯定沒想到,有朝一日若是遇見個無恥人,那該如何是好?

宣旨的兩位大臣懷著複雜的心情,一個下馬一個下車,相互對視一眼,你恭我請的讓對方先行。

爭執半,上官儀老而彌堅,秦叔寶一身硬骨,兩人誰也沒贏了誰。無奈之下同時翻了個白眼,要死一起死,招呼軍士們整理儀容,並肩進了田村。

沒走多遠,正好看見韓躍領著村民們在幹活。秦瓊畢竟見過他一麵,眼見上官儀一語不撞死人,他隻能自持熟人,高聲一喊。

“韓家子何在,朝廷有旨來宣,還不迎接。”

歉疚歸歉疚,該有的氣勢,那是一點也不能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