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八十七 想要騰飛的心(2 / 2)

內閣的意見是由大理寺、刑部和督察院三堂會審,一起定下一個公允的罪名再論處置,而皇帝直接要把他投入詔獄,這是為何?詔獄等於是皇帝特別為高級官員犯罪準備的特別審訊場所,歸錦衣衛管理,那裏麵就是人間地獄,凶名赫赫。

王世揚所犯的錯誤已經可以讓皇帝大動肝火到這種地步了嗎?

群臣惴惴不安,不知道皇帝到底是個什麼意思,但是接下來皇帝的旨意就讓群臣的呼吸猛然間急促起來。

皇帝詔令——首輔年老,內閣輔臣事務繁忙,朕憐惜輔臣之勞累,故允內閣增補閣員三人,著內閣與群臣議論,商討出一份合格的名單交給皇帝選拔,皇帝會酌情選用。

群臣猛然瞪圓了眼睛,然後整個內閣大堂內的氛圍就不一樣了。

不少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各自已經有了各自的計量。

比如石星的呼吸就忽然急促起來,他忽然意識到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如果不趁著這個機會展現一下自己表現一下自己,那麼可能自己以後都不可能再有這樣的機遇了,畢竟自己的年齡也不算了,而且劣勢還那麼明顯。

宋應昌眉頭一皺,心髒忽然的劇烈跳動起來,良久方才平緩。

他也感覺到了機遇,感覺到了機會正在向他招手,數年等待數年蟄伏,必然是要有所回報的,至於這個回報到底該如何操作,老宋表示還需要斟酌。

他的劣勢和石星一樣明顯。

要這一次提拔內閣閣員,那麼頭號種子選手肯定非署理禮部尚書餘繼登不可,餘繼登是翰林出身,首先附和明代英宗之後逐漸形成的非翰林不得入內閣這樣的潛規則,而且他還是禮部尚書。

明朝的官場一般把翰林院的成員們稱之為儲相,因為能當內閣閣臣的隻有翰林出身的人,因此翰林官特別清貴。

而翰林官基本上都要在翰林院喝茶好幾年,甚至十好幾年,把大好青春都給浪費掉之後,性子穩了,出翰林院了,就可以一飛衝了。

翰林院出身的人升官可快著,而且最有希望進入內閣的那個人一定做過禮部尚書,朝廷一般要提拔某個人進入內閣,就會讓他做禮部尚書,提前熟悉一下國家的禮法規矩,然後再進入內閣,因此比起翰林官,禮部尚書才是真正的儲相。

自然,非禮部尚書而入內閣的官兒也不少,甚至非翰林入內閣的人也不是沒有,比如張璁,但不是每個皇帝都是嘉靖帝,不是每個官員都能撞上大禮議還能頂著非議支持嘉靖帝,所以他們自然沒有張璁老先生的奇遇。

但是不得不,當今皇帝萬曆帝的性子和他爺爺還真像,都不好忽悠,也就是手段差了一點兒,否則大明免不得又要出現一個嚴嵩。

縱使如此,也掩蓋不住一顆想要騰飛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