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政令,即便姬昌心理膩歪,能繼承諸侯之位的嫡長子伯邑考不爽,剩餘的姬發、姬旦等兒子,又有幾個會不動心?封神故事裏,姬昌的嫡長子伯邑考是死在紂王手裏的。
但曆史上可不是,曆史上一伯邑考早夭,另一姬昌不喜,中途廢了伯邑考這個嫡長子,傳位給姬發的。
這個融合位麵,到現在連杜興也明白了很多事,比如曆史上真正存在於商周交接期的人物,其性格原型全是以史為本,他們性格行為命運,基本參考曆史,然後增加一些封神故事裏的能力。
隻有曆史上不存在的虛幻人物,才是和演繹神話故事一樣。
因此,這裏的帝辛行為模式和曆史一樣,卻也有神話裏托梁換柱的偉力,比霸王還猛的多,西伯侯姬昌行為模式和曆史一樣,卻有著神話裏卜卦的能力。
既然以史為本,西伯侯家的長子伯邑考,當然不可能死在紂王手裏了,現在也沒早夭,更還沒有被姬昌廢掉,妥妥的嫡長子世子。
隻可惜這個伯邑考,很孝順性格也很好,和一群弟弟關係也不錯,但他能力很渣,姬昌18子裏,隻有次子姬昌,這未來的周武王,還有四子姬旦這未來的周公,才是姬昌的左膀右臂,西伯侯府下一代的棟梁。
不管是不是因為伯邑考太無能,姬昌才會在後麵廢掉他傳位姬昌,現在這些不是還沒發生麼?
帝辛的推恩令隻要傳到了西岐,屁股想也知道,姬昌那一群兒子會是什麼反應,不姬昌姬旦這兩個超級大牛,卻沒有繼承權的兒子會怎麼想了,另外一票既沒能力也沒資格的紈絝兒子們,估計都會狂歡起來,然後催著各自的母親去讓姬昌真正推行推恩令吧。
漢朝時,推恩令能真正實施,無非也是一個個諸侯王扛不住自家愛妾和兒子們的哀求罷了。
男人,不管有多麼雄才偉略,大部分還是有著一定的缺陷的,比如偏愛幼子、哪怕幼子沒能力,再如偏愛一些寵妾?姬昌那麼能生,帝辛就不信他沒有幾個特別寵愛的侍妾和幼子。
越想越激動,帝辛拍著大腿笑道,“愛卿稍等,我馬上讓人傳令,在西岐推行推恩令。”
“還有……”
感受著帝辛越來越激動的情緒,杜興也急忙插口打斷了這位大王,“大王,之前咱們探討的改革措施有很多,針對方方麵麵百行百業,但大王要記住,這種事急不來,太急了,好政策反而會產生一連串惡果。”
“我們必須慎重,西岐實力越來越強,推恩令這軟刀子可以先用一下,但在商國內必須一步步來,有大王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先例在,我們先把科舉試探著提出來就行了,其他的,必須等局勢穩定時才能試探著去做。”
曆史上帝辛做的還沒那麼多呢,就步子太大扯到了蛋,被西周趁你虛弱搞定了,他提出的各式各樣措施,可比帝辛原本要做的多出太多太多了。
杜興當然明白,他推行的改革越多,越不能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