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漢武帝借著父親爺爺們積累出來的國力打死了匈奴,對外擴張行為卻沒了。
漢代的大儒們,不像明清時期的後輩們那麼腦洞清奇,一腦門充滿神操作的思路,漢代大儒都是文能提筆安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牛人,但這些牛人和漢朝之前的老祖宗對比??已經徹底轉性格了。
你對比下漢朝前後,就明白儒家最大功能,隻有一個,扭轉華夏一個大民族的全民基因!
儒家後代們基因進化也越來越清奇了,箕子朝鮮?什麼鬼東西?那麼沒價值的地盤我們不要,丟了,免得拖累我們。
大琉球?蠻荒之地我要那玩意做什麼?丟掉丟掉。
這些還是沒價值,會拖累富裕地區,那麼王玄策一人滅一國,三哥們的地盤是否有價值,三哥們戰力是否強大,大儒們肯定也知道。
但那麼遠的地盤管起來多不方便啊?我們要來有什麼用?丟了丟了,讓他們自己玩!
杜興即便再不熟悉曆史,可華夏起源,以及三皇五帝、政哥漢武這類名人,類似事跡肯定是知道的,你真的對比一下,就會明白一個獨尊儒術,對整體華夏民族的改變有多大,儒家,生生扭轉了華夏民族從皇帝到政哥這幾千年裏,族群基因。
沒價值地盤或者偏遠,這些是原因麼?
帝辛這貨活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都能從豫省魯省交界地打到閩省,當地蠻荒?沒關係,我遷移人口開墾土地就行了,遠?遠算什麼?以商代的交通,以秦代的交通,你走哪不遠啊?
單獨的儒家發展到宋明清就更神了。
鼎鼎大名的北宋之殤,第一次圍城趙家傻子明明見到自己軍隊能抗住,守城的李先生很猛,各地幾十萬勤王大軍不斷在趕來,自己隻要抗一抗,六萬金軍肯定要滾蛋或者被勤王軍隊幹翻。
大傻子硬是被文官們勸出了神操作,咱們不打,送錢,投降。
你以為若不是當時的開封能抗一抗,幾十萬勤王軍隊不斷從四方趕來,大金卻隻有六萬進攻軍……金哥哥真會退兵啊?
一群神人送錢沒糧食送妹子,送走了第一次金軍,然後大金覺得,儒家哥們不錯,我跑一趟能打就打,打不過也有錢有糧食和妹子,為什麼不去啊?不去對的起你們?
緩一緩,大金果斷來了第二次。
儒家哥們腦洞更清新了,能送走一次肯定有第二次,上次的守城功臣?早被他們發配走了,我們都這麼l,你那麼強,不趕走你趕誰?留在這裏烘托我們無能麼?留著你讓你鶴立雞群?該死,我們才不是雞,而是你不對!
功臣猛人走了,各地親王軍隊?槽,送給金哥哥一筆,等你們來了還要再拿點錢安置遣散你們,多花那些錢幹什麼啊,幾十萬勤王軍,你們不用來了,留在原地就行。
這樣一想,自己省了不少錢錢啊,就算上一次遣散勤王軍的費用,和送給金哥哥的,根本不值一提。妹子什麼的,更不可能送給勤王軍的,但省一點是一點!
算盤,美滋滋。
大金一看這好啊,我們錢收了,你們對我們這麼好,也跟我們走吧,妹子,不管在不在你們贈送名單裏,包括你們的老婆妾女兒,全跟我們走吧……然後就有了名傳千古的趙家傻子被坑嗨的史詩。
一起被打包所有家產帶走的高官一臉懵逼,金哥哥不講信用,怎麼辦?涼拌。
這回事,發生一次就行了?不不不,一次怎麼行,到了南宋、大明,大清,一次次輪回上演,無非是外來的人換個名字罷了。
稍微回想一些自己所知的各種超級曆史大事,杜興在和帝辛講科舉改革等事情時,忍不住捏了把冷汗,一定,一定要給這位大王清楚,改革可以,提倡學可以,千萬不能玩什麼獨尊一家之言,不然華夏民族基因還會被改寫,培養無數神人和神奇史詩的。
那些後代的神人們,和三皇五帝帝辛始皇這一類神人,根本是兩個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