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兩萬六千億(2 / 2)

最初的摳扣確實給中國網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摳扣注冊人數也飛速上漲,到了兩零零零年年底的時候,已經有數千萬的用戶量。但是馬化騰卻高興不起來,用戶多有什麼用?沒辦法變現就是個大問題,況且還有那麼多服務器沒錢置辦。

當然最開始騰訊也拉來了投資,IDG和李澤楷各入股百分之二十,為騰訊帶來了兩百二十萬美元的首輪資金,但錢很快就燒光了,而馬化騰還是沒想出變現的門道。後來李澤楷和IDG都認為騰訊的模式不靠譜,不再打算出錢了,騰訊去找聯想、新浪、搜狐、金蝶、雅虎,也沒有一家公司願意接盤。

馬化騰曾想以一百五十萬美元賣給新浪,王誌東看了一眼心想你那東西我花十萬就做出來了,如今恐怕是腸子都悔青了吧。

當時唯一認為騰訊有潛力的是南非IH公司,他們的中國業務部副總裁名叫網大為,一來就給騰訊估值六千萬美元,他每個網吧的摳扣桌麵上都掛著摳扣,這應該是一家偉大的互聯網公司!

自己心裏都沒底的馬化騰簡直驚呆,急著找接盤俠的李澤楷和IDG也立刻甩手,李澤楷賣出全部的百分之十二的股權,IDG賣出了百分之十二點八。而IH集團卻一直堅持到了後來都還是騰訊的大股東,成為創投圈的一段傳奇。

到底還是財大氣粗好辦事,有錢了的騰訊立刻開掛,用戶數量持續飆升,並在兩零零三年推出摳扣遊戲,收割了一大批遊戲用戶。到了兩零零四年騰訊控股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正式上市時,摳扣用戶數已超過三億,而馬化騰也一躍成為了身價十七億港幣的大富豪。

在這期間騰訊靠著自家巨大的用戶流量,與聯通合作開展SP業務,用戶通過花費包月辦會員,給騰訊帶來大量營收。當時熱門的三大摳扣遊戲——摳扣堂,摳扣炫舞,摳扣飛車,更是讓騰訊往前邁了一大步。再以後,騰訊開始做起摳扣電腦管家、騰訊微博、微信等等,開始在各領域全麵開戰。

有人,隻要用戶都還在,騰訊就絕不會倒。確實,騰訊的用戶基數實在是太大了,許多業務都能從摳扣和微信上獲取流量,這使得騰訊在各方麵都能順利展開。

尤其是智能手機時代來臨和遊戲行業的發展,端遊和手遊又成為騰訊的一張王牌,十多年來騰訊在全球遊戲領域的布局一直都是不急不躁,投資和收購了約五十家遊戲公司,兩零一六年花八十六億美元收購遊戲公司Superell可謂是讓騰訊如虎添翼,當然還有全華國人都知道的手遊《皇者榮耀》,在國內市場賺得盆滿缽滿之後也開始進軍海外了。

騰訊的商業版圖早已擴展到影視、遊戲、音樂、動漫、雲計算等多個領域,摳扣和微信用戶都多達九億,騰訊視頻與在行業內與愛奇藝兩分下,樂視體育的衰落給了騰訊體育崛起的機會,加上騰訊在共享單車、電商等多個領域均有投資和布局,未來騰訊可成長的空間還將非常大。

在互聯網時代,誰擁有用戶誰就掌握了主動權,騰訊撐起三萬億港元的市值,完全要歸功於九億用戶。

這一世的微訊公司發展不夠好,用戶粘性不夠,還沒有完成九億用戶的布局,大概隻有三億多,加上老板郭模仿國外的公司,一直做平台不做遊戲、影視、音樂、動漫等其他產業的保守作風,讓這一世的微訊和上一世的騰訊相比差了太遠,很多潛力都沒有被挖掘出來。

五百億人民幣的收購價和原世界兩萬六千億人民幣的市值相比,簡直是九牛一毛!

這是個好機會,如果能把微訊公司掌握在手中,經過兩年的發展,到了這一世兩零一七年的時候,用遊戲、影視、動漫等增加用戶的粘性,讓用戶數翻一番,到時候不市值兩萬六千億了,一千億、兩千億也值回票價了啊!

而且汪謙還有作家助手幫開寶箱的支持,沒道理經營不好微訊公司。

不要慫,就是幹!

“簽收購合同吧!”汪謙向單堯下達了指令。

“五百億……唉……我以前根本不了解汪老師啊!”單堯拿著手機的手都在發抖,五百億,汪老師前後隻猶豫了十秒鍾就決定下來了!五百億啊!五百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