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朱壽身邊旁聽的顧佐等人神色陰沉,都指揮使楊玉等武官們一臉同情。和新皇相處久了,遼東武官們越來越感受到新皇對他們的偏愛。
文華殿內,謝遷吐了口氣問周圍人,“是當眾挨廷杖難受,還是被陛下冷嘲熱諷更難受?”
陛下的嘴巴比廷杖更可怕。
劉健揉揉青筋跳動的太陽穴,開門見山地問,“陛下過年不回京,是為了接待遠方來客嗎?”
朱壽眉頭一挑。旅順口被東廠接管,劉健怎麼知道的?晉王露的口風?
“怎麼了!你們有意見?元朝皇帝能同意主教在京師修建教堂、傳教,朕連這點胸襟都沒有嗎?大明還不如元朝了!”朱壽生氣地掛斷電話。
“……”
文華殿內寂靜無聲。陛下這上綱上線的,能不能講點理?
禮部尚書石瑤詢問左右侍郎,著人從文淵閣取來前朝遺留的蒙文《聖經》。“兩百年前的確有外國人在京師傳教。主教孟高維諾辭世後無人接任主教,主教漸漸勢弱,隨元朝一起湮滅。”
秦王認真翻閱當年的記載:“孟高維諾主教來自意大利邦國?遼東上演的《歐洲簡史》劇提到過,歐洲的貿易被阿拉伯人和意大利人壟斷。意大利人知道來京師的海路,難道西廠一直與意大利人做生意?”
西廠的事,別想去海外闖一闖的宗室感興趣,軍機處、內閣對它的興趣一直有增無減。大明的改換日,離不開陛下從海外弄回源源不斷的金銀。
“遠航隊傳回的情報有一條,西班牙統帥貢薩洛·德·科爾多瓦正在意大利打仗。”馬文升眼睛一亮,他好像發現了新皇的秘密。
一群被朱壽擠兌出滿腔怒火的廷臣,發動五府六部尋找蛛絲馬跡。等到朱壽接見從滿剌加國趕來的葡萄牙神父時,廷臣們把事情查了底朝。
“元朝時,有從意大利城邦來的傳教士到京師傳教。其後又有一批人從古裏國轉道京師。意大利人知道古裏國。”
“三寶太監下西洋時到過古裏國,古裏國曾多次前來朝貢。禮部有詳實的記載。”
“陛下讓劉大夏拿走了航海圖,其中必定有前往古裏國的航線。”
劉健抽了口煙總結道:“這些年來,西廠把貨物運到古裏國,與在那的意大利人交易。”
“陛下的錢袋子被打,西廠在海外的商貿出了岔子。所以內承運庫近些日子缺錢使。”戶部尚書韓文忍不住大笑,“陛下也有缺錢用的一。”
戶部接到過劉孝公公打來的電話,攛掇戶部出錢資助藥廠。除了戶部,劉孝把所有裝電話的地方都問了一通。遠在甘肅的肅王接到了電話,特意詢問過宗人府此事。
拜劉孝所賜,很多人都知道內承運庫沒錢。官員們總算知道原因了。
謝遷笑道:“陛下缺錢,總該講點理了吧?”
“哈哈哈~”文華殿笑聲四溢。
“那個,”工部尚書曾鑒吞吞吐吐地,“前一段時間陛下命工部秘密打造十門大將軍炮。工匠們無意中看到裝炮管的木箱上,印有‘古裏’兩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