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一日不除,朕一日不離開遼東。”
“瘟疫過後,走私案依規處理。”朱壽有條不紊地發布命令。
新皇的身影出現在疫區,是給遼東最大的安撫。新皇做出最高指示,走私案板上釘釘,沒有妥協的餘地。遼東恢複正常的秩序。
遼東死了4萬多人還沒有亂。一是因為軍機處、三法司官員的指揮有度。二是遼東衛所武官手頭無兵。無法命令從其他衛所抽調的士兵做出犯上的舉動。三是羅教教眾在民間的正向引導。
“‘鐵打的衛所流水的兵’是防止武官異動的好法子。臣建議在全國推廣。”定西侯雖然被人參、靈芝等名貴藥材的吊住了命,身體卻垮了下來。再也無法上馬打仗,馳騁疆場。
“在遠離衛所、官衙的偏僻山區,可以招募民兵組成民團……”
擴音器清晰地把定西侯的建議傳給朱壽。就算隔著十幾米的距離,朱壽還是在榮順郡王的強烈要求下戴上口罩,包裹的嚴嚴實實。
朱壽高喊:“定西侯安心養病。朕等著您痊愈回到軍機處,把這些舉措一一落實。”
擴音器傳出定西侯悠長的歎息聲:“是老臣無能,沒能發現眼皮子底下的走私。老臣已經讓孫子遞交了辭呈。請陛下另選賢能入軍機處。”
“朕沒有看到侯爺的辭呈。侯爺還是軍機處大臣。若您沒有養好身體,朕一定治蔣衡一個大不孝的罪名。”朱壽回道。
蔣衡是定西侯的大孫子,遠征軍副將,前程似錦。定西侯不想拖累孫子,閉口不提致仕的事。他和韓輔私下談了許久,認同韓輔部分不滿新皇的觀點。新成立的軍統,怕是把他們的聊呈到新皇的麵前。
可新皇依然重用他。
定西侯老淚縱橫。新皇有此等胸襟和氣度,定西侯拜服。
新皇敢犯險來遼東,韓輔若泉下有知,也會感動的。
大明有此明君,何愁不興?
遼東暴露的弊端給朱壽提了醒。他光顧著提高民生,忘了在古代完善最重要的醫療。
“朕疏忽了惠民藥局。郡王多費些心,各地惠民藥局的醫科都開起來。除了人,其它的財物朕都可以給你。皇家商行加大對惠民藥局的投入,全算在朕的份額中。一定要培養足夠多的大夫給讓百姓們看病。不能讓庸醫害人。朕會讓太醫院配合。太醫院不可能有精力管醫學。朕會讓內閣重新出章程。”
朱壽把重任給了榮順郡王。
兩人正在對醫學發展展開討論時,劉孝跌跌撞撞地跑來。
朱壽眉頭一挑。劉孝快成掃把星了,一看到他這幅模樣,就知道又沒有好事發生。
“馬上過年了,能點好事讓朕寬鬆寬鬆嗎?”朱壽搖頭苦笑。皇帝真不好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