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可把皇太後急壞了。
弘治帝不在京,太子和晉王等宗室被困在文華殿出不來,堵門的還是戍守京師的幾位勳貴大將。皇太後連夜發懿旨,把英國公、保國公等沒有參加廷議的勳貴,在京師的藩王,致仕和沒致仕的老臣統統宣進了皇宮。
“你們想造反?!”英國公一腳踹在新寧伯譚祐的屁股上。
譚祐在成化朝就已經掌前軍都督府提督團營,要不是幾個兒子、孫子膽不願意隨太子去河套,他早就跳出來力爭軍機處大臣。突然被人踹了,譚佑怒急,“那個王八羔子敢踢老子。”
“你在誰麵前稱老子呢?”英國公冷著臉問。
和英國公一同前來的劉大夏、成化朝吏部尚書尹旻、李裕、致仕的禮部尚書劉岌等人,都比譚祐年長。明朝官員長壽者多,以年齡論資曆,譚祐可排不上號。
譚祐嘴角抽了抽,麵對一群頭發花白的老臣們,隻能拱手後退。
屠滽等人趕緊一一拜見:“何事讓尹老、李老半夜而至?”
“何事讓諸位大人為難年幼的太子殿下?”尹旻掃視全場。他的聲音洪亮,目光如炬,精神抖索。
眾人犯嘀咕。為難太子殿下?到底是誰為難誰?
尹旻雖被稱為‘泥塑六尚書’。但他掌權的時候,上有紙糊三閣老,內宮有萬貴妃、李孜省。大明正值多事之秋,他還能屢有建樹,絕對是一位能臣。
朱壽恭敬地上前,向幾位致仕多年的老臣行禮。“本宮給幾位老大人請安。”
“殿下無恙便好。老臣等是皇太後請來的援兵。文華殿被人堵著門不讓任何人進,算得上是大明朝的奇聞了。”尹旻躬身回了一禮。
秦王往殿內張望,笑道,“既然沒事,本王回家陪兒子去了。魯王叔上了年歲,不如和本王一起走?”
坐在一旁直打瞌睡的魯王求之不得,向朱壽告辭。晉王和淮王也撐不住,讓年輕的蜀王待著,他們先行告退。
宗室們的態度很明確,他們不插手軍機處大臣的人選。
尹旻聽屠滽把今日的事講述了一遍。他哈哈一笑:“老夫致仕多年,對朝政一無所知。不過既然隻是提出暫代軍機處大臣的人選,多多益善又有何妨?”
朱壽深深打量眼前的老臣。千年老狐狸,估計早就看穿了他的把戲。這個提議正和他的心意。三人組閣容易抱團,人數多了便不好。軍機處、內閣設置七人,是他反複思量後決定的人數。
由尹旻提出這個看似偏向勳貴的提議,文武雙方都沒有異議。見殿內氣氛恢複正常,尹旻等人給皇太後回了話,馬上離開了皇宮。
半個時辰不到,暫代軍機處大臣的人選定了。
南京兵部尚書陳壽、馬文升、陝西總兵官彭清、陝西巡撫許進、成國公朱輔、定西侯蔣驥、惠安伯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