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掉壽寧侯幾壺好茶,眾人才等到壽寧侯滿頭大汗歸來。
“殿下怎麼?”保國公步伐匆匆迎上前。
壽寧侯顧不得形象,一連灌上幾杯茶水。緩了緩氣,焦急地,“情況比我們想的更糟。”
“難道太子想要斷了水渠灌溉?”保國公大驚。
“這怎麼能行?我們一同進宮。”
“我家田地附近的河流見底,沒了密雲水庫的水,今年別想收成了。”
權貴們可謂是義憤填膺。
官員們竊竊私語,猜測太子是不是想用密雲水庫威脅權貴們同意田賦改革。此類事太子做過很多次。
“大家安靜一下,聽我。事情不是你們想的那樣。”壽寧侯轉述朱壽的話,麵色發苦地,“我派人檢查過各坊市的井水,水位確實都在下降。大家手頭有糧,不怕餓死。但是沒水喝,那就……”
“可是,這,本侯爺活了幾十年,沒遇到過缺水喝的時候。井水沒了,那就讓奴仆走遠些打河水。”陽武侯薛倫大嗓門地喊道。
新寧伯譚祐一巴掌拍在他肩膀:“井水都幹了,河裏還會有水嗎?”
“情況不會那麼糟吧?”韓文幹巴巴地問。
韓文身為戶部尚書,自然知道北直隸旱災的嚴重性。去年大豐收時,朝廷大肆宣傳今年將會有旱災。百姓和國庫糧倉堆滿了糧,朝廷並不是很擔心幹旱造成的缺糧問題。
可人沒水喝也不活不了!
“屠公、周公,河套缺水嗎?”梁儲聲問。
周經搖搖頭:“河套三麵環水。首批移民到來時,徐貫徐大人組織人手開河挖渠。前年北方幹旱,河套遭受的影響最。”
梁儲笑道:“河套地廣,很多地方還空著。倘若運氣不好遇到百年難遇的大旱災,讓百姓移民也就是了。還有蝦夷島,聽輩們那是個好地方。”
梁儲的話寬慰了官員們的心。太子手上土地多,能安置不少人。權貴們一臉菜色,他們人能出去避難,可土地怎麼辦?
“敢問王爺,占城有旱情嗎?”屠滽拱拱手,客氣地詢問曾經的占城王,如今的占城忠順王。
弘治帝賞賜忠順王城外千傾土地,也在密雲水庫水渠的經由地,所以忠順王也被請了來。
占城忠順王就是來湊人頭的。朝廷會把每年十分之一的糧食收入給他,由他分配給占城原來的貴族。他根本不在意那千傾土地的收成。
忠順王很平靜地介紹:“占城、雲南氣候宜人,多山多樹,極少會缺水。”
“可惜了,安南喲。”薛倫大大咧咧地。
譚祐翻翻白眼,起身換了個離他遠的位置。大明封鎖安南已成定局,這話傳到太子耳朵裏,太子心裏會怎麼想。在座的人臉上都很遺憾,誰會把心裏話出來。
薛倫繼續沒心沒肺地:“沒了安南,還有雲南。太子盯上的可都是好地方。”
英國公瞪他一眼:“大家都知道的事,不用你出來。派人去太子的肅寧田莊取取經,看他們是如何應付缺水局麵的。”
薛倫管著三大營之一的五軍營,太子的工程兵團出自五軍營。薛倫真傻還是假傻,軍機處的同僚心裏門清。這話會不會出自太子授意?
占城忠順王左顧右看,氣氛突然變得詭異,他是不是錯什麼話了?
出了京的弘治帝不用為幹旱頭疼。
蒸汽船沿長江一路往西,途經武昌、重慶府,轉道金沙江,最後停靠在雲南烏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