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陛下怎麼還不走(2 / 2)

於是乎,弘治帝的行程走的比蝸牛快一點。

這可把暗中盯梢的大家急壞了!

地方官府出了一個損招。弘治帝走到哪,官府提前把百姓們驅走。沒了客人,商家強撐著開店,臉上沒什麼喜氣。熱鬧的江南一下子變得冷清。弘治帝一眼瞅過去,街上全是錦衣衛、東廠熟悉的麵孔。

弘治帝但笑不語。兒子把江南欺負的夠嗆,如今的江南哪有雲集五湖四海貨物的京師繁華。江南美在景致,美景又搬不走。

隨船出發的內侍、宮女、禁衛加起來超過5000人。弘治帝念在大家出宮的機會都不多,讓大家散開各自遊玩。

能跟隨弘治帝出宮的,都是弘治帝父子看的中的人。有一位撒塑料幣玩的太子爺在,他們的手頭很富裕。江南精巧的東西不少,內侍、宮女們買買買的不亦樂乎。

尤其是張皇後,拉著女兒買了幾車的東西,不乏昂貴的玉器雕件、別有韻味的黃金首飾。有太子的人跟在後頭付銀幣,皇後買東西一點也不手軟。

“老師,陛下在江南待了半個月。何時動身去雲南?”浙江布政使急得團團轉。

曆來是絲綢布匹生意支撐起江南的繁華。現在不一樣了。價廉物美的京布打壓江南布,的確良衝擊絲綢市場,來江南買布的客商少了許多。太子又把江南所有的流民遷到瓊州,江南人連家裏的奴仆都隻能找外地人,作坊隻能太高工錢招人。

就算當地官府沒清場,江南也沒有以前繁華。太子折騰了糧商,打擊了布商,摧毀了富可敵國的鹽商,對江南遲遲沒有動手。水師對‘海盜’、‘海商’的鎮壓,斷了沿海江南人的一條生路。

但情況再遭,太子還沒下死手。曆史上江南人遭受過更加艱難的局麵,他們還是挺了下來。江南人以為太子有所顧慮的,並不敢把江南一巴掌拍死。傳來了太子想要田賦改革的消息。

江南豪族以種桑養蠶發家,許多家族的田畝以萬計算。田賦改革簡直打在他們的七寸。

江南人在朝堂的大官沒幾位,謝鐸老夫子又告了老。他們想要找代言人話。

宗室們不敢表態。秦王、晉王、魯王、蜀王、周王等幾大藩王聯名警告,宗親不得出頭。在報紙上張揚表態的幾位,不管是讚同田賦、還是反對的,都被宗人府給收拾掉。

勳貴方麵,一部分人吃下足夠多的利益,壓根不在乎每年給朝廷繳納稅銀,一門心思站在太子身邊。

江南豪族找上了爵位不穩的武安侯郭良。武安侯不中用,連個水花都沒鬧起來,還給了太子借口鏟除不聽話的土司。

武安侯同行的幾位,被用各種各樣的理由罷官停職,失去了實權官職。還不知道太子會怎麼對付他們。

沒人敢出頭和太子唱對台戲,江南豪族唯有指望弘治帝反對田賦改革。

謝鐸篤悠悠跟在弘治帝後頭,笑道,“別急,等機會。”

“什麼機會?”布政使問。

謝鐸努努嘴。

布政司順著視線看去。

“父皇,我們什麼時候動身去皇兄形容的‘彩雲之鄉’啊?”福泰公主精神萎靡地趴在宮女的懷裏。

弘治帝笑問:“福泰不是一直叫嚷著要來江南嗎?怎麼才到了江南幾就沒精神?”

“氣讓人不舒服。除了風景秀麗,其餘都沒京師好。孩兒想早點去四季如春的雲南。”福泰公主抱怨。

弘治帝憂慮地望向空。他待了半個月,春雨綿綿的江南至今未下過一場雨。春雨貴如油,隻怕今年的旱情不了。

弘治帝捏捏女兒胖嘟嘟的臉,慈愛地,“就依福泰的,我們現在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