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陸的傳不知真假,可太子哪會做無的放矢的事?
幾後朱壽收到了雪花般的電報。從朝廷到地方,從皇家商行到河套,自願探索新大陸的請願信一封接著一封。連宗人府都摻和了一腳,有上百位奉國將軍加入請願大軍。
朱壽統一回複:都不怕有去無回嗎?
內閣回電:粉骨碎身渾不怕。
朱壽氣笑。內閣連於謙的《石灰吟》都搬出來了。於謙開啟了文官掌軍的序幕,為明朝文官的掌權奠定基礎。也算應景。
他身為太子,可以和江南文官作對,但不能不重用其他文官。正因為他重用楊廷和等人,利用南北官員之間的矛盾,才能順利擊倒江南幫,弄走謝遷、吳寬。
軍機處的成立打了文官們措手不及,寧夏一戰勝利重新奠定了武將的地位。如今文官們已經摒棄前嫌,一致對外。
帝王心術講究平衡之道。朱壽也不能把文官打壓太過。大明初期,沒有製約的勳貴武將非常跋扈。
宗人府回電:朱家枝繁葉茂。
秦王態度放軟:“若宗室能從海外新大陸獲得豐厚的利潤,繳納田賦也不是不可以。”
朱壽妥協了。
“探索新大陸需要完全的準備,配備物資、人手需要時間。探索隊明年開春從宗穀下海。”
如果能讓大明權貴的目光,從一畝三分地移向海外,他在國內改革也能順暢點。
這邊剛掰扯好探索新大陸的名單。日本幕府將軍換人了。
足利義稙在朱壽的支持下,驅逐足利義澄,比曆史提前5年重登幕府將軍之位。日本皇出於對大明的忌憚,捏著鼻子認了。
足利義稙遵守諾言,從戰敗的足利義澄手下弄來了5000農民,同行的還有他們的妻兒。蝦夷有了勞力,正在準備明年的春耕。
被海盜耽誤了些日子,錯過了臘八節。水師處理完了海盜,朱壽馬上帶著進士們回國。便宜老爹來電威脅:年三十趕不回京師過年,下次甭指望出京。
新科進士們此番蝦夷之行開了不少眼界,也成功被太子‘洗腦’。上了太子的船,就別指望下船了。他們將會是田賦改革的主力軍。
不管原先的關係如何,這三百位進士想要有光明的未來,必須攜手共進。就像太子的,世上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
海上航行的日子很無聊,大家聚在一起聊。
“日本皇想趁著兩代將軍的內鬥奪回實權。”孫清聳聳肩,“被咱們的太子殿下攪混了。”
康海不置可否,他對彈丸之地的日本不感興趣。一門心思投入到田賦改革中。
善兵法的汪鋐另有看法。“皇手中沒兵權。如果足利家內鬥兩敗俱傷,幕府勢力衰弱。皇過的還不如現在呢。想想曾經的下共主的周子下場。”
“喂,你們就對太子帶上船的倭女沒點想法嗎?”新科探花李廷相八卦地問。
他比孫清還歲,比太子隻大6歲,性子脫跳。蝦夷全程和楊慎到處瘋玩,完全沒關心朝堂上的爭鬥。
楊慎翻翻白眼:“別亂話,那是女忍者。殿下打算送到雲南孟艮府,保護未來的太子妃。”
“孟艮打起來了?”汪鋐驚訝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