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秦王(2 / 2)

“韃靼能打仗的人沒剩多少,和談不是他們相談就談的。如今父皇最煩心的是裕陵帝後甬道封堵一事。”朱壽不緊不慢地。

秦王嘴角掛著淡淡的微笑,右手撥動青玉佛珠,靜靜聽著朱壽講話,看不出臉上的表情。

朱壽繼續道:“在東廠門口自盡的老太監,是侍奉錢皇後的老人,看守裕陵近四十年。老太監死前手裏捏著檢舉信,舉報太皇太後指使人堵住英宗和錢皇後地下相見的甬道。據宮裏老人,英宗和錢皇後的感情極好。若此事屬實,太皇太後做的太過。”

“能不成因為一封太監的檢舉信,陛下想打開裕陵驗證真假?”秦王輕笑,毫不掩飾眼中的譏諷。

朱壽心道:秦王一脈對永樂帝一脈的怨氣真大啊。

“太皇太後病重,強令父皇讓其與英宗合葬。一旦合葬,如果甬道真被封堵,是否應該打通?”朱壽雙目直視秦王。

秦王撥弄佛珠,語氣淡淡地,“隻有嫡後才能與皇帝合葬。當年英宗留下遺旨,除了與錢皇後合葬,還想把劉敬妃的墓遷來合葬。太皇太後強烈反對,最終先帝沒把劉敬妃的墓遷到裕陵。當年太皇太後就是拿這句話,逼著先帝違背英宗遺旨。”

朱壽訕笑:“太皇太後一直很彪悍。”

先帝是太皇太後親子,便宜老爹幼年時得太皇太後照拂撿了一條命。兩代皇帝對她尊敬有佳。太皇太後參預閣議、嗬叱大臣、包庇親眷,做了很多讓朝臣非議的事。身份使然,無人能什麼。

秦王嗬嗬一笑:“明人麵前不暗話。先帝和崇王是太皇太後的兒子,陛下、興王、岐王、益王、衡王幾位同樣都是孫子。”

“先帝朝,崇王府下人假扮汪直為非作歹,太皇太後兜下了。老崇王對陛下和太子不敬,太皇太後照樣包庇崇王。同理,興王想做什麼,太皇太後一定會幫忙。不管誰是皇帝,太皇太後永遠都是太皇太後。”

朱壽愣住了。他還以為擺出淡泊名利姿態的秦王會裝傻充楞,需要花費點時間服秦王。沒成想……

代王、肅王、秦王等等,這些形同囚禁的藩王對紫禁城發生的事心裏門清。宗室裏有寧夏慶王一樣的蠢材,更多的是秦王這種聰明人。

秦王直言表態:“宗法規矩不可破。別打擾英宗和錢皇後的安眠。”

朱壽滿意了。‘嫡長子繼承製’可是宗法最基本的原則。

“秦王想要什麼?”朱壽開門見山地問。

秦王緊緊捏著佛珠,十指指尖泛白。眼神移到窗外,憧憬道,“本王想在有生之年,好好看看大好山河。”

“秦王叔是該出門多走多看。別總帶著一身閨閣女子的閨怨。心情好,身體才會好。”朱壽一口答應下來。

秦王身體一搖。閨閣女子?明明是你家祖宗下令:藩王無詔不可離開封地。其他人可以偷偷溜出去,身為最高王爵的秦王不能。

“送客。”秦王沒好氣地道。

朱壽心滿意足地離開。

秦王衝向書房。提筆寫好奏章,又給晉王去了封信,抱著兩歲的兒子上了馬車,往蘭州趕去。西安府前往赤嶺經商的商人吹噓蘭州美食,他要帶著兒子親自嚐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