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王不安的扭動身體:“本王剛上任,不太了解這些。”
老態龍鍾的淮王眼巴巴瞅著弘治帝,寬仁的弘治帝不忍宗族長輩難堪,接過話頭。
“二十萬假銀子的事也該處理一下。民間把塑料幣炒上了高價,從囤銀子轉為囤塑料幣,不利錢莊的運轉。愛卿,出告示提醒一下,短時間內隻允許官府內部使用大額塑料幣。”弘治帝悠然不迫地。
照兒的話很有道理。上杆子的不是買賣,太祖大力推廣寶鈔,老百姓不買賬。運用‘饑餓營銷’的手段,放緩印發塑料幣的舉動,慢慢吊起百姓的胃口。
秦紘領命:“臣遵旨。戶部調集十萬石糧食運抵江西官倉,當地官府立下軍令狀,保證不會餓死一位百姓。”
“秦愛卿辦事,朕放心。”弘治帝含笑誇獎。
淮王張口預言,見到前排官員轉過身齊刷刷看向他,立刻閉緊嘴巴。雖然是超一品的親王,他的膽子估計都沒九品城門官大。京師城門官,可是敢讓皇親國戚下轎子檢查。
秦紘眉頭深鎖:“陛下謬讚。老臣能力有限,拿長蘆鹽場沒轍。用作坊經營模式進行的食鹽買賣,在實際操作中困難重重。”
“是困難重重還是阻力大?”弘治帝冷哼,“果然還是照兒的很對。鹽官是頂著官職從事商人的活,時間一長鹽官們都把自個兒當成了商人,目及之處盡是銀子,斯文掃地!”
“學子們飽讀詩書,花費十年寒窗、曆經大浪淘沙才當上了官。結果當了幾年官卻成了商人!國之大不幸也!”
弘治帝滔滔不絕批判官員經商的現象,接下來有許多國家大事需要進行商議。等廷議結束,始終沒有討論‘江西糧食詐騙事件’。
區區詐騙事件,不值得朝廷耽誤大事。
大明疆域遼闊本就事多。架不住太子不斷地往懷裏摟土地。除了河套,太子把東北、吐魯番、溫良改、占城等全推給朝廷處理。每次初一十五的朔望大朝,草草走個過場。大事在文華殿廷議中解決,事官衙內部解決。
官員職能進一步細分,虛職官員已經摸不到權利的邊,都不如某些打下手的吏目。實權官員權力大,肩上的責任也大。本職政務來都不及處理,沒空插手其他事。
分的皇家商行份額的皇親國戚盯著各家作坊,忙著想辦法把自家人塞入作坊。
勳貴們根據爵位分得皇家商行份額,又有關外的金庫、鹽池的分紅。他們乖乖地在家重拾武藝,等待上戰場開疆擴土的機會。絕對不插手太子和商人之間的幹架。
皇家商行和商人可是對立關係!
突然文華殿大門打開,軍機處通訊部官員匆匆而入,把電報送到英國公手上。
“啟奏陛下,密雲抓到形跡可疑的韃靼人,可要派兵增援司馬台長城?”英國公請示。
弘治帝不解:“韃靼人從何處入的密雲?”
“臣不知。臣隻知道張升和達延汗一行幾日後抵達密雲。”英國公回稟。
弘治帝挑起眉頭:“朕下過令就地關押張升和達延汗吧?”
“臣不知。”英國公搖搖頭。
劉大夏請罪:“負責傳令的兵部會同館,遭遇蝦夷人挑釁滋事,耽誤了驛遞傳令。”
“真巧。”弘治帝抿著嘴,神情微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