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壽、王源、張鶴齡等國戚下跪謝恩。
“奉承運,皇帝詔曰:著內承運庫組建朱氏皇家商行。內宮八局、皇家錢莊、內行廠諸多作坊、棋盤街,以及西廠都將劃歸朱氏皇家商行名下。
朱氏皇家商行將把資產劃分為一萬份。各家王府得一百份,其下的郡王府等由各家王府自行分配。商行每年二月初二分配紅利。皇家商行招人,特許皇家玉牒上的宗室成員各自上奏自薦。”陳寬宣讀第三份聖旨。
朱壽計算過,明朝一共有八十三位親王,包括絕嗣和被廢除的。截止到便宜老爹這輩,隻有0家王府,也就是分出000份紅利,少收入五分之一的利潤。
為了避免藩往威脅皇位,給出的這點利潤非常值得。每家王府還有郡王府、鎮國將軍、輔國將軍等。孩子生的越多分到手的利潤越少。王府內部將會為了錢財爭鬥不休。藩王就沒精力搶皇位。
按照宗人府的規矩,宗室不得私自上奏,必須經過王府長吏。從朱俊杭的遭遇可以看出,藩王和同脈的族親並不和睦。帝王之術在於平衡,藩王一脈鬥的越厲害皇帝越能安眠。
“老啊,我沒聽錯吧?”
“內宮八局?獲得賣鹽許可的酒醋麵局是內宮八局之一吧?”
“太子竟然舍得把西廠給出去?”
“西廠算什麼,內行廠的每家作坊都是下金蛋的雞!光皇家布莊一家,就占領了大明一半的布匹買賣。”
朝臣們都是聰明人,大家都看出這份聖旨背後赤裸裸的陽謀。但財帛動人心,藩王們明知道是陽謀也願意接下。藩王和駙馬們的心情好像做了回熱氣球,從地上飛上了空。
大明除了皇家最富有的當屬蜀王府。可太子爺在短短幾年間累計的財富,遠超蜀王府百年積累。不可多得的是,太子爺的致富手段並非與民爭利,禦史們想彈劾也彈劾不了。朱氏皇家商行的前景無可限量。
“你掐本王幹嘛!”目瞪口呆的遼王手臂上突然吃痛,轉頭怒視擰他的代王。
代王一臉呆滯:“確認一下本王是不是在做夢。”
遼王氣咻咻地回掐了一下:“疼不疼?”
“不疼。”代王神情恍惚,“本王太過高興。太子寥寥數語讓大同富裕堪比江南。本王無法估計我們每年分到手的紅利有多少。”
大同有煤礦和煉鋼廠,又沾有商路的便利,沒人比代王更加清楚大同的發展速度。如果內行廠在大同的作坊都歸入皇家商行……代王身體左右搖晃,不行,他要暈了!
劉健等官員頻頻皺眉,可以預估到皇家商行的龐大規模。這對朝廷來並不是好事。以藩王們的尿性,早晚會逼得百姓們造反。
陳寬接過戴義遞來的第四份聖旨:“奉承運,皇帝詔曰:從弘治十五年正月初一起,養濟院、漏澤園、惠民藥局將由朱氏皇家商行負責撥款。皇家承諾:一定會把這三處建到各級縣城。願皇家能讓百姓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幼有所依,下大同!”
下大同是孔子畢生的追求,儒家的主張。皇家倡導下大同,絕對能堵住悠悠眾口。
“太子殿下謀定而後動。”李東陽幽幽一歎。三份聖旨一出穩定了後方,鹽法注定要被取締了。鹽官和鹽商怕是要成為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