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皇後很聰明,隨意點了上正在‘綻放的牡丹’。隻要涉及的朝政與張家無關,她絕不會多管。
朱壽乘坐升降機來到鳳閣。
“太子殿下到~”
隨著清寧宮總管太監的嗓門響起,鳳閣內的眾人停止,交談齊齊向門口看去。
因著藩王提督軍機處,崇王和興王名正言順地留在京師過年。他們今也出現在家宴現場。朱壽來之前,太皇太後正拉著孫子崇王笑得合不攏嘴,獻王母子聲的交談。幾位在京的公主聚在一起熱聊。
剛剛完婚的江彬陪同順義郡主出席皇家家宴。順義郡主正和高太淑妃和其他幾位太妃話,從含羞的模樣瞧去對這次波折不斷的婚事還算滿意。
弘治帝尚未就藩的幾位弟弟、駙馬、江彬等人圍在一起喝酒。江彬雖然出身低下,但由於是太子心腹,大家都會賣幾分麵子。大家不停地給江彬敬酒,試圖刺探奴兒幹鎮國藩王花落誰家。
朱壽向在場的長輩一一行禮,相互還禮後落座。
“太子怎麼沒和皇帝皇後一起到正陽門與民同樂?”太皇太後試探著問。兒子老崇王的死,讓她和弘治帝父子間有了隔膜。她一心想為孫子崇王弄到奴兒幹司鎮守藩王的位置,可弘治帝屢次推托。太皇太後也吃不準這對父子的打算。
朱壽有意把目光落在案幾上,上麵擺放著南海北的瓜果果脯上。“遼東、山東大饑,當地各州縣預備糧倉空空如也。戶部糧倉也沒有了存糧。重孫安排西廠往兩地運糧緩解災情。”
崇王歎了一句:“遼東全年至少有十個月的糧食空缺,全依賴西廠送去的糧食。若沒有太子支援糧食,遼東怕是要起兵禍了。”
崇王府的田莊被弘治帝收繳一半有餘。可在內行廠專人的打理下,秋收得到的糧食竟然比上一年的收成還多。太子手下能人輩出,最不缺的就是糧食和金銀。一邊是朝廷賒欠九邊兵餉,一邊是太子源源不斷地給將士們送物資。九邊軍隊豈能不聽太子的話?
“崇王叔的是。老爺脾氣大,氣詭異。今年明顯比往年寒冷,各地糧食一同減產。遼東軍屯的收成養活不了一地人,草原上的日子更加難熬。也怪不得韃靼會打鹽池的主意。”朱壽悲憫人的長歎一聲。
“所以本宮放任糧商和鹽商聯手,偷偷把糧食賣給草原換食鹽。韃靼人有糧食餓不死,也就不會興兵騷擾九邊。韃靼軍隊沒有攻擊寧夏衛,糧商和鹽商功不可沒。”
“……”
在場的人麵麵相覷,聞到了硝煙的味道。
被灌的醉醺醺的江彬突然嚎啕大哭:“太子殿下,臣和郡主的婚事收到的賀禮全是鹽引呐!”不用想,從不吃虧的太子一定會反擊。極大可能會拿鹽政開刀。
仁和公主、駙馬等人神情尷尬,眼神遊離不敢正視朱壽。
“殿下,今年諸位大人送給皇爺的年禮也都是鹽引。的聽聞兩位國舅爺低價收購鹽引,等過年趁著皇後的秋千節全部奉上。”負責管理內承運庫的黃偉聲補充。
朱壽嘴角不停地抽搐。
這幫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