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人,我知道您是李閣老的學生。你無須替李姐辯解。陛下和皇後感情甚篤,一生一世一雙人。將來李姐仿效皇後,我等也不會一個不字。”另一位官員打趣道。
“不管太子攻打吐魯番的原因,如今吐魯番使者帶上國禮拜大明為宗主國。我等必先商議一個章程。”謝遷打開話筒主持廷議,文華殿鬧成了菜市場。
今日陛下和太子都不在,官員們暢所欲言、百無禁忌。
李東陽瞬間明了太子放他出獄的用意。萬一朝廷和吐魯番議和,太子絕對不會聽話地停止對吐魯番的攻擊。如果他不阻止議和,太子一定會打著一怒為紅顏的借口繼續打下去。
他決不能讓女兒和亡國的夏朝妹喜、商朝妲己、周朝褒姒三位禍國妖姬並列。
李東陽踏入文華殿。喧雜的文華殿瞬間安靜下來,大家看向李東陽的眼神各異。嫉妒、不屑、憎恨、欽佩、諂媚,讓李東陽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
“李閣老身體恢複的不錯。”張升諷刺道。至今很多參與計劃的官員,他們的計劃會失敗,全賴李東陽把白蓮教這根攪屎棍拉了進來。
從成化朝起,部分皇權被內閣牢牢限製,先帝換了幾任內閣首輔也無濟於事。這是皇帝和文官們心照不宣的事情。內閣和太子扳手腕,並不會讓弘治帝反應過大。
可李東陽把白蓮教拉進來性質就不一樣了。發展到後來局勢失控,白蓮教和衛所將領們把政治對抗弄成了刺殺事件,所有人都被卷了進來。刺殺太子更是觸怒了龍鱗。
李東陽拱拱手:“陛下隆恩,令太醫院院判為我診治,身體恢複的自然快。”
張升瞪了幾眼挪開視線。李東陽把白蓮教刺殺太子的鍋甩給了禮部,用禮部官員的烏紗帽換得弘治帝的撐腰。這筆賬他們早晚要李東陽連本帶利還。
“回吐魯番和談的事,我不讚成。韃靼的激烈反擊,證明我們打到了他們的軟肋。隻要九邊能抗住韃靼,我們就要加快進攻吐魯番的腳步,把韃靼困死在漠南。”李東陽表明他的態度。
一時間不少官員附和。
張升冷笑著:“韃靼在漠南發現眾多的鹽池,我們是困不死他們的。太子要動鹽法,不定將來我們還指望韃靼的鹽過日子。”
“張大人放心,真要有這麼一,殿下必定會帶領遠征軍搶下韃靼的鹽池。”李東陽微微一笑。
張升一時失語。這事太子還真有可能做。
聽到文華殿內的舌槍論戰,朱壽樂不可支。
“有李閣老,本宮不必聽他們嘮叨了。”圍攻事件還是給他留下了不的心理創傷。官員們瘋起來還是挺嚇人的。
“啊啊啊!”依努帶著蝦夷人手持刀劍追在一群錦衣公子身後。
父債子償,官員們上了年紀不好對他們動手。對的就不必手軟了。朱壽是個守諾的人,讓他們圍繞內城跑步就真的要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