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壽神情恍惚地到坤寧宮給張皇後請安,抱了抱妹妹,心事重重地離開。走回東宮的路上,腦海裏反複回蕩便宜老爹的忠告,“把權利給出去的時候,一定要確保能隨時收回。”
這應該是曆代大明皇帝倚重太監的原因。從汪直到劉瑾,收回他們的權利時,真的隻是皇帝一句話的事。若宣宗多活幾年,肯定後悔給予內閣票擬的權柄。
認真思索一番,把瓦剌王子派到奴兒幹、朱俊杭總督溫良改,確實比他原先的計劃要好。
“能坐穩皇位的人,總有幾把刷子。”朱壽再一次,深刻地,體會到獨生子的好處。不用擔心背後家人插來的刀。
還沒跨入東宮大門,便瞧見劉瑾和張永跪在宮牆邊。
“本宮累了想歇歇,你們該幹嘛幹嘛去。”朱壽的臉蹦的緊緊,邁著凝重的步伐,毫不停頓地從兩人身旁走過。
除了緊跟身後的穀大用,東宮內侍和禁軍們忍不住多瞧了劉健和張永幾眼。太子殿下很倚重兩人,這是首次對倆人不假以辭色。
劉瑾和張永相互對視,同時起身離開。
出了大明門,劉瑾對張永冷笑,“張廠公,爺這次可是真生氣了。西廠的事簡單也簡單,難也難。可除了咱家,爺手頭沒人適合負責此事。內行廠則不然,廠公不過是照顧好各方的老媽子。黃偉、劉孝、王嶽、馬永成、邱聚等人都挺適合的。”
“咱家謝過劉廠公的關心。同時也提醒劉廠公,西廠修路需要水泥,航運需要船,運送貨物需要蒸汽發動機、馬車、保溫箱。”張永態度親熱地,“西廠永遠離不開內行廠的支持。”
兩人目光在空中交彙。
酒足飯飽的劉大夏,在大明門和兩人碰了個正著。
劉大夏拱手問:“兩位公公可曾見到太子殿下?”
“爺舟車勞頓,並未召見我等。劉大人的事若不著急,還請明日求見。”劉瑾回禮。
張永含笑立於一側,並未搶著搭話。內行廠和西廠不能在外人麵前內鬥。
劉大夏謝過兩人,向文華殿走去。劉瑾和張永,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分道揚鑣。
“不知道太子會如何處理內鬥。”劉大夏背著手徐徐踱步。不止他一人,朝中無數官員等著太子的反應。管中窺豹,大家都想知道太子玩平衡的政治水平。
從物質條件來講,出門在外比不得宮裏舒服。可論心情,絕對是在宮外舒服。
這不,朱壽才歇片刻,穀大用就叫醒了他。
“爺,出事了。”
朱壽翻了個身,連眼睛都沒睜,“何事?”
“京師對外的通信線路中斷。內行廠正在排查斷掉的地點。由於線路很長,一時半會查不出來。”穀大用語氣發急。
朱壽猛然睜開眼:“沒了通信線路,電話、電報都不能用。一定有地方出事了!馬上讓通信院啟動無線電台,緊急聯係九邊和河套,讓他們注意周邊情況。”
朱壽快速套上衣服,匆匆往保大坊內行廠趕去。
無線電台弄出來沒多久,少量布置在河套、陝西、山西、遼東都司和行都司。平時都是關閉狀態,希望幾處發現對外通訊中斷能想到開啟電台。
朱壽走進內行廠通信院,裏麵傳來‘哼唷,哼唷’的喊聲。隻見主廳裏擺滿形似自行車的腳踏式發電機,身強力壯的護衛正在汗流浹背地踩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