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百姓又被太子殿下的豪言壯語驚到了。細細想了想,太子得有點道理,好似真的可以這麼操作。
十二月的京師很冷,再冷也沒有日本使臣的心冷。寒氣像針尖,不停往衣服裏刺。不值得為了一個的蝦夷島招惹大明太子,大明太子也真的有實力成為幕府將軍。
“蝦夷不是日本的。”使臣在腦海迅速做出了抉擇。
大明太子手中有打退韃靼鐵騎的軍隊。大明寶船和宮殿一般大,可上了寶船的一萬大內氏武士還能被打敗,至今下落不明。可想而知,大明水師的恐怖。
日本根本不是大明的對手。放棄本就不被國內重視的蝦夷,把大明太子這位瘟神送走,一定會獲得皇和將軍的支持。
“嗬嗬,”朱壽帶著嘲弄的微笑居高臨下地俯視使臣,“你隻是一個臣子,蝦夷不屬於大明的話你了沒用,幕府將軍了也沒用,隻有你們的皇白紙黑字、蓋國印的詔書有用。”
使臣擠擠眼睛,擦去從額頭滴到眼角的冷汗。“外……外臣這就給國內去信。”
朱壽邪氣地笑了笑,揮揮手,蝦夷人退開了。日本使團狼狽地離去。
“王,王,王!”蝦夷人大笑著歡呼。
朱壽擺擺手,蝦夷人乖乖的重新站到他身後。耽擱了很久,他得快點進宮,不能讓便宜老爹等急了。
秦紘愛上了棋盤街開的這家辣鍋店,特意自掏腰包邀請兵部尚書劉大夏吃飯。二繪聲繪色描繪永樂門、正陽門前發生的一幕。
“不戰而屈人之兵。太子的嘴可比禮部那群人厲害多了。”劉大夏一點也不意外。
秦紘朗聲大笑:“太子從不打無把握的仗,出手前早已經想好對策。江南那群蠢材,放走了最後自救的機會,老夫不打算管他們。”
劉大夏奇道:“那秦兄今日找弟所謂何事?”他還以為秦紘想他給商人施壓。
“哎,別看大明歌舞升平,其實缺糧十分嚴重。不去年北方旱災,今年各地水災不斷。遼東的糧倉早就空了,山東大的情況略微好點。若蘇州沒有三十萬的百姓移民瓊州,江南也懸。”秦紘灌下一大口啤酒。自個兒掏腰包,實惠的啤酒是不錯的選擇。
“朝廷無糧,糧食都是內行廠籌集的。可如今內行廠和西廠內鬥,連固定往占城運糧的大事都停了。老夫想讓水師從占城運糧,已備有可能發生的兵事。”秦紘想要提前做好萬全的準備。
劉大夏愣了下:“秦兄為何不在廷議上提出此事?戶部被你弄得鐵桶一般,外頭根本不知道國內缺糧的情況如此嚴重!”
“出去讓糧商給老夫找事?布商慘,其實最慘的還是糧商。太子用內行廠的巨大財力,定下糧食最低收購價和最高售價。糧商們無利可圖,叫苦不迭。都太子為了土地不要皇室的臉麵,老夫聽了心疼!”秦紘衝著太子這股子幹實事的勁,才願意再次出仕。
劉大夏欣慰一笑:“糧食最低收購價的事我也聽了。太子保護了數不清的農戶。隻是派水師去占城,容易刺激安南的情緒。黔國公上報邊界有異動。軍機處得好好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