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挖坑小能手(2 / 2)

王軾為人正直,在任職大理寺寺正期間,追查嘉定同知盛崇仁貪贓罪,反被江南幫官員誣陷。王軾現在坐在大理寺卿的位上,絕對會嚴查戶部、禮部聯合赴日本勘合的事。謝遷調走王軾,刑部尚書閔珪是江南人,能讓江南官員多一些喘息時機。

“可。”弘治帝不想把江南人逼得太急,同意謝遷的意見。

謝遷心中一喜,看來陛下沒有逼死江南的意思。他得寸進尺地:“文武官員理應相扶相持。戶部正好有事想拜托軍機處。江南連番發生事故致使道路中斷。如今江南地區缺糧,當地‘義商’籌集一大批糧食。還請勞煩新江口水師幫忙運糧。”

新江口水師提督、東寧伯焦俊是太子的人。隻要陛下點頭,焦俊想不運糧也不行。隻要糧食足夠,有幾畝薄田的百姓不會叫嚷著砍棉花、桑樹種糧食。太子的話沒人迎合,他們就有時間找出反製的辦法。

大理寺卿王軾的嘴角動了動。謝閣老往日胸有丘壑,如今被太子逼得喪失了清醒。

他曾提督操江,知道新江口水師曾幫太子從江南購買大批糧食運往瓊州府。而太子手裏掌握大量土地,夏收麥等糧食作物豐收,太子不可能缺糧。他敢用頭上的烏紗帽打賭,義商們買到的高價糧食出自太子的糧庫。謝閣老入了太子的圈套。

弘治帝大度地同意了。劉大夏搖頭,江南多商賈,怎麼就看不破局勢呢。

可利字當頭,能守住清明的又能有幾人?

太子殿下釋放出很明顯的信號,他要打壓江南的絲綿業,要江南恢複糧食種植。

江大老爺思量再三,決定進行產業轉型。除了布匹,酒也是暴利產業。江家花了大價錢,從一位釀酒的師傅手裏買到釀酒良方。江大老爺親自盯著釀酒師傅,釀出來的美酒不比禦酒玉露春差。除了白酒,釀酒師傅還提供了啤酒的釀造方法。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兩種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江大老爺知道太子故意高價賣糧食給他,也隻能認了。誰讓江南的田地大部分中了棉花和桑樹,極少種糧食。

江家把釀酒的方子當救命稻草,釀酒師傅被江家藏起來,確保沒人知道江家要釀酒的事。同樣的,其他幾家布商、生絲商人、湖絲商人,鹽商家都得到釀酒方子。幾家同樣選擇把事情瞞著。

東寧伯焦俊從江南商人身上刮了一大筆運輸費。運糧的同時,也把大量的京布、的確良、運到江南。在太子持續低價的打壓下,布店大都關門。江南街頭商賈稀少,繁華不在。

冒著一肚子壞水的朱壽又出招了。

打算移民到瓊州府的百姓在內行廠的授意下,在糧店聚眾鬧事,寧願出高價也要買足糧食放家中。當地官員和商人們聚在一起商量,提高糧價把糧食賣給百姓。委托其他人在外地購糧時,發現糧價又漲了!

“劉孝,酒坊保證每十二個時辰都在釀酒。等他們想要出售酒的時候,我們依舊低價出售。王嶽,把銀子準備好。等他們虧本降價的時候,我們低價買進。江南的布和絲綢、還有酒,非常受國外的歡迎。”朱壽咧開嘴露出一口大白牙。

此消彼長之下,他不使用武力能搶走江南大部分的財富。